章千古帝王第一陵——秦始皇陵寝之谜
1.对虚幻缥缈的“方丈”“蓬莱”,始皇帝一往情深。
天地合一上自帝王天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精神内核,因此,古往今来,下到庶民百姓,无不在阳宅和阴宅上,苦心经营,试图让自己生前舒服,死后逍遥,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随自然造化,生生不息。然而,芸芸众生,黄土一杯;时过境迁,烟消云散。唯有那历代帝王,以民脂民膏所筑起的巍峨巨寝,历千百年风雨,仍岿然屹立。在我国早期的帝王陵墓中,有两座最为引人注目,一为黄帝陵、一为秦皇陵。

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生活的时代,还是茹毛饮血的部落时代,因而黄帝陵是否当时所建,己成非谜之谜。然而,秦始皇陵,却以它那挺拔突兀的高丘,白纸黑字的记载和确凿无误的考古发现,证明着它是始皇帝亲自所选址营建的。据说,秦皇陵的修建动用近百万工匠,历时三十九载,始算草草完工。而其规模之浩大,布局之奇巧,装饰之富丽,则为亘古所少见。秦始皇,这位千古第一帝,为何要花费如此大的心血,来营造自己的陵寝?这事说来话长。
始皇赢政,生于公元前259年,他十三岁登上王位,二十二岁亲理政事,三十八岁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并当上了秦朝的始皇帝。
秦始皇的早年颇具传奇色彩。据说,赢政二十岁时,在故都雍城的薪年宫举行加冠典礼,夯官缪乘机发动叛乱。赢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了这次叛乱。第二年,又罢免了大权独揽、专横跋息的相国吕不韦。从此,弱冠之年的秦王赢政,亲自掌握了秦国大权,开始了他那统一六国的辉煌创业时期。
赢政继承先辈的遗志,以一个天才政治家的胆略,先后废除了逐客令,起用了一大批像李斯那样有经纶之才的文臣谋士,派遣了一批像王剪那样有韩白之略的能帅勇将,采取了远交近攻等一系列正确策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了韩、魏、赵、燕、楚、齐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从次,赢政号称“皇帝”,自称为“联’,,掌握了最高权力。皇帝一词,是取“三皇、五帝”之意,赢政自以为功高三皇,业盖五帝,故合而用之,以为己号,而此号前所未有,故称始皇帝。
秦始皇组建了中央政府,下设着三公九卿,他又建立了地方郡、县体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他统一法律,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使侠侠大国政出一处,归心化一;他北修长城安定了周边局势,抵御匈奴;南开五岭,拓展疆域。巩固了民族团结,
秦始皇的一生是辉煌的。他雄才伟略,一代英杰,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身为万人之主,他又骄奢淫逸,专横跋息。他四处征讨,频繁进行大规模巡游,兴工修建无数宫室,为此不知使多少人流尽了滴滴血汗,撒下了累累白骨。
而当时的秦始皇,却是在一片万岁的欢呼声中,逐渐失去了创业时期的理智。尤其到了晚年,他幻想长生不老,幻想永远为帝,幻想一直高居于豪华壮丽的秦都宫殿里。为此,他听信方士们编造的谎言,确认东海中有蓬莱、方丈和佩洲三座神山,居住着拥有仙药的仙人,于是他命徐福带领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到海上仙山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然而,几年的海上寻求,一无所获,为了欺骗始皇,他们便谎称海上有大鱼,船无法前往仙山。求药心切的秦始皇,完全相信了他们的谎话,于是亲自带上连发弓弩,到大海边射杀大鱼。据说,始皇还真的射死了一条大鱼,但此后的徐福一行,却入海东去,从此杳无音信。
秦始皇迷信方术,使秦代方士十分活跃。徐福以后,又有卢生、r石生、,韩生以及侯生等,先后使秦始皇连连上当受骗。‘脑羞成怒的始皇帝,便在咸阳大开杀戒,坑死了四百六十多位方士,可怜的儒生也包括在内,城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秦始皇白般寻求仙药方术,终不可得。于是便开始怀疑长生不老的神仙世界,转而正视现实的人生。他也许深知自己终会死去,然而他不甘心白白丢下那经营一世的伟业,和那荣华富贵的生活,千思百想,他得到了一个高招,那就是大起陵寝,把自己生前的辉煌一同带入地下,去永远享受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唯我独尊的天子生活。就这样,悠悠历史,有意无意间给我们留下了那一家巨土,那雄踞两千余年的秦皇陵和秦皇陵里那解不完的重重谜团。
2.“你选的穴,是莲花穴,簸箕似的骊山,其状如一个巨大的莲花瓣。你的陵穴靠山澄水,刚好把莲花破成两半。”
在今西安市以东约二十五公里处,有一座以温泉而闻名于世的名山。早在唐玄宗时期,即在山上建起了华清宫,白居易一首《长恨歌》使华清宫中的长生殿名传千古;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又一位历史名人的被扣西安,山上的华清池再次名噪海内外,这座名山,就是骊山。
从字义上说,“骊”指纯青色的马。骊山,也就其形若马,其色青青的山,然而,关于骊山的得名,民间却流布着多种传说。一说,早在商朝时,这里本是骊戎国的所在地,故后来以其名山,称为骊山。骊戎又称丽戎,因此骊山也叫“丽山”另一种说法与女蜗有关,因而更为广泛传播。
另一种说法与女娟有关,因而更为厂泛传播。女蜗是传说中的上古女神。据说是她创造了人类。在女蜗时期,大地,上荒无人烟就用水土和成泥空旷的天地间只有她一个人。女蜗感到寂寞无聊,捏成了一个个人的模样,然后用嘴吹口气,泥人就变成了活人。这些泥人繁殖后代,越来越多,以至出现了今天的芸芸众生。在女蜗所捏的泥人里,有两个个头较大,一个叫共工,一个叫颧项。后来,共工与颁项为争权而发生恶战。共工氏不幸战败,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撞断了西大角的一根顶天柱,使地陷天塌,天空向西北倾斜,地面向东南塌陷,地上洪水泛滥成灾。女蜗为拯救其所创造的万民,在骊山炼出五色石,把天空补好;又折断了鳌足支撑起四极,再治服住洪水,使人类从灾难中逃出来。后来,人们便把女娟尊称为“骊山老母,f}相传,女蜗死后葬在了骊山之阳的蓝田县,而她的那匹名叫“骊”的坐骑便化为骊山。
女蜗坐骑化骊山的传说由来己久,早在北魏时期哪道元撰写《水经注》,即把骊山北麓的一条峡谷称之为女蜗谷。再到后来,人们又在骊山西绣岭的第二峰上,修建了一座老母殿,用以供女蜗氏。据说,从前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当地人还用新麦面烙饼,抛到房顶上,以纪念女蜗补天。
旖旎的风光,优美的传说,使骊山成为一处钟灵毓秀之地,秦始皇陵便选建在该山的北脚下。秦始皇为什么要选择此处建造自己的陵寝,千百年来,一直未被人们弄清,反而为弄清其选址缘由,引出了许多谜一般的故事。据传,始皇建陵骊山下,图的是背靠骊山,脚蹬渭河,占尽风水,使子孙万代永为皇帝,享尽福寿。按照我国的风水说,吉穴的选址应该是背有靠山,前有平洋,左右有青龙、白虎二列山水。秦皇陵不仅有骊山、渭河作为靠山和平洋一,而且骊山南面蓝田出美玉,北边出黄金;其左戏水流淌,其右溺河回环;可以说是一处上吉之地。
然而,民间传说,地是好地,但始皇的墓穴却离吉穴差出了那么一点点。据说,修建始皇陵的工程极其浩大,因而墓一开修,便弄得百姓劳苦不堪,怨声载道,骂不绝口。众人的骂声惊动了在骊山里修行了千年的一位神仙老道,道人见始皇选了个福寿穴,怕他秦家的江山坐稳了,老百姓要世世遭殃。于是便扮成个风水先生,故意笑话秦始皇将穴看瞎了。秦始皇听后半信半疑,便派人把那位风水先生请进秦皇宫,让他说出道理。风水先生说:“你选的穴,是莲花穴,簸箕似的骊山,其状如一个巨大的莲花瓣。你的陵穴靠山澄水,刚好把莲花破成两半,因此风水会因开穴而跑光。”
始皇便问:“那么把穴选在何处最好?”
风水先生答道:“穴应离山几里,使陵位好像莲花蕊,再使它坐西朝东,这样就会占住这穴好风水。”
秦始皇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一眨眼风水先生不见了。他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仙人指点,遂高兴万分,以为自己的虎虎雄威,连神仙也敬佩三分。于是到处张扬,说仙人帮他定了吉穴。老百姓听说神仙帮秦始皇看墓穴,人人恨得咬牙切齿,骂声比以前更凶了。神仙老道听了后,便托梦给修墓的人,说秦陵选的是个母莲花穴,按原穴修,恰应莲花盛开,能占全风水,而这样一移后,就挪到了莲花蕊上,莲花烂了,风水也就散了。风水一散,秦家的江山自然就保不住了。
修墓人听了神仙老道的解说,个个心中乐开了怀,后来,果然应了神仙的话,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为帝,只当了三年,!再传子婴,便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