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他除了皇宫、军队等舍不得撒手外,也舍不得那座留下许多美好记忆的上林苑。
在陶俑面前,有陶盆、陶罐等。中间的土坑,是一个大瓦棺,棺中是一堆兽骨。瓦棺头上,还有一个陶钵和一个铜环。这一组陪葬品到底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人们一时摸不着头脑,后来历史学家等人,经过一番考证,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原来,我国古代的帝王们,都有个在城内或都城附近建造苑囿,以饲养珍禽或异兽的传统习惯。这种传统习惯源自何时已无考,.但史书记载周文王时即设有灵囿,内养鹿和白鸟等。秦朝时有一个著名的苑林,叫上林苑,此苑后被汉朝所承袭。并在苑中设有专职官员,负责管理苑中的禽兽和宫观,对所有的禽兽还要进行登记造册,而不同的禽兽有不同的人来喂养,工作分工极为细致。汉代文人杨雄写了一篇有名的《上林赋》,所记情形即是汉代的御苑,文中说养在上林苑中的鸟兽有大雁、鹭鸳、麒麟、骆驼以及狮子等。
上林苑是秦始皇的御苑。他生前早年忙于统一大业,辉煌一时;可晚年后却贪图安乐,奢靡腐化,在上林苑里大起宫殿楼阁,集养天下异兽珍禽,天天由宫人陪同,于此寻欢作乐,又可谓“风光”一时。等始皇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他除了皇宫、军队等舍不得撒手外,也舍不得那座留下许多美好回忆的上林苑。因而陵寝设计中,也就将其规划进来。上林苑原隔渭水,居秦都咸阳之南,始皇就将它再放到陵的西南边。由此可看出,赢政的确想把他生前的一切都带到阴间的身边。
上林苑里有山水树木,看来这些都无法入土,或对始皇来说不很重要,所以他只将其中的珍禽异兽陪葬到身边。上文中所述的那组陪葬坑,也就被叫做珍兽坑。珍兽坑中的瓦棺里,葬的是珍兽,铜环是珍兽的饰品。那些坐着的陶俑是这些珍兽的饲养员,在当时也叫囿人。而那些陶盆、陶罐等,则是他们喂养珍兽时所用的工具。据推测,当时入葬时,瓦棺里放的都是活生生的动物。除了这些珍兽外,还有活生生的马,它们被陪葬在另一组坑,即马厩坑里。马厩坑是在发现珍兽坑的前一年探查出来的,它位于秦陵外城的东面。在南北一个一千五百多米的范围内,己发现了九十多个陪葬坑。马厩坑呈长方形,内部除了马的骨骼外,也有和珍兽坑一样的陶俑。不过这些陶俑的形态和摆放方式与珍兽坑有所差别。它们有的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有的把双手揣在袖筒里,其反映实际情况是什么,已不得而知。
马厩坑里的陶俑,有的如珍兽坑一样,马与陶俑分开埋葬,有的则直接与马葬在一个坑里。饶有兴趣的是,马厩坑里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陶盆、陶盘、陶瓮、陶灯乃至铜盘、铜环、铁斧、铁刀以及铁铲、铁钉等。这些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它们是经过周密思考而精心安排的喂马用具。如有的陶罐和陶盘里,还装着马吃的谷子和草料等的遗存。民间有句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故这里又备下夜间喂马用的陶灯;马要喝水,所以这里还有盆子;马饲料要切碎,以致这里准备有铁斧、铁刀等等。看到这种有趣的安排,你会对秦始皇既慨叹又莞尔笑之。秦皇陵马厩坑规模大,设计妙,这反映出秦始皇出生前对马的偏爱。据史书记载,秦氏家族是靠养马而起家的,他们的祖先叫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于沂、渭之间,即今陕西宝鸡、陇县一带。因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便将非子的异母弟“成”封于秦,即今甘肃天水附近,作为周的一个附庸,继承赢氏血缘,号称秦赢。
始皇继承王位以后,大肆从各地搜求良驹宝马。尤其是统一六国后,借天子之尊位,占尽天下之奇骑,养于广裹的上林苑中一个叫厩苑的单独园子里。除了厩苑里的成千上万的马匹外,秦始皇还有七匹宝马,分别名之为追风、逐兔、镊影、奔电、飞翩1铜爵、神鬼。
秦始皇爱宝马的习惯,后来也被汉家天子所承传,尤其是到汉武帝时,效仿始皇养七骏,在未央宫的未央厩里驯养着七匹宝马。有一次,汉武帝因病多日没去央厩,病好后去一看,马都病了。武帝非常生气,便质问厩令_L官杰,为什么把马养成这样,上官杰十分乖巧,随机应变道:“我听说皇上身体不舒,心中不安,日夜发愁,这些日子确实无心喂马。”话没说完,便流出眼泪,武帝见状念其忠心,遂不再追究。后来武帝的七宝马中有一匹不幸于北征匈奴时战死,其余六匹伴武帝终生,后陪葬在武帝陵,并刻石立于神道侧。到了唐代,李世民又仿效汉武帝的“六骏”而陪陵,这就是有名的“昭陵六骏,
13.太史公所记始皇陵的那一段美丽文字到底是真是假?有一天我们把始皇陵全部打开,一定能弄明白。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构造、布局及陪葬品,最早做记载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撑。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变久之。”其后,有关的古代文献也有涉及的,如《汉书》、《水经注》以及《三秦记》和《三辅故事》等。但所记内容,基本与史公所记相同,多半是由司马迁书中抄袭而来。
那么,太史公的记载真假如否?这个问题一时还难完全作答,但我们可根据一些事实做合理的推断:尽管整个始皇陵寝的地上建筑是仿秦都咸阳宫,南为家五,北为宫殿布局;但其地宫之内也以都城内的宫观为蓝本,实际就是完全仿制了其生前所生活的咸阳宫格局。不仅如此,还布列了各种官司衙门,内量百官位次,一应礼仪,皆如始皇在位时别无二致。但这些百官是仅设席位呢?还是做陶俑?还是陪葬活人?这些我们己不得而知。
据传,项羽入关后挖掘始皇陵时,一群金雁飞出墓室,向南翔去。到三国的时候,有一个叫张善的人在日南,也就是在越南一地做太守,有人把一只金雁送给他。他根据金雁身上刻的字,推断出是秦始皇陵内的陪葬品。这虽然是个传说,但有可信之处。其一是传说中金雁身上有刻字。按照秦朝律令,凡匠作之人做出来某样东西,都要在其上刻名标记,以督其责任心,因而金雁身_上有秦刻字有道理。其二是关于金雁会飞,传说中虽有夸张,但很有可能是由金雁短距离的滑翔误传开来的。早在春秋时,我国有一个著名的工匠叫鲁班,史书一记载他所做的木雁就能在天空中飞翔,一直飞到了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造出精巧好看而又会滑翔的金雁,这是可能的。
当然,即使上述传说纯粹是个故事,它也至少说明很早以前,秦皇陵的文物就流失于外,甚至远达云南以南的越南等地。秦陵墓顶以珍珠宝石等镶嵌成日月星辰,象征着秦国统治区的苍穿,即所谓的“上具天文”,这是来自我国古老的星图。在古代,先民们常把人事与天象结合起来,认为天上的列星对地上人的祸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历代帝王陵墓中都有天象的示意,即星图。据现在的考古发现,己见有战国早期墓,即湖北云梦曾侯乙墓上的星图。不过那时的星图仅仅是图,且规模不大,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皇帝,很可能在设计墓中星图时也开一代风气,将整个墓顶设计成巨大的星空图。这样就又存在一个问题,即其墓顶的巨大空间是如何悬空起来的?这是一个暂时尚无法解开的谜。同样的道理,关于“下具地理”,是来自此前的地图。古人对自己国家的地图十分重视,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认为本国的地图不能献给别人,否则国家便要削弱。而荆柯刺秦王,也就是以献燕国的《督元地图》为名,得以走近秦王座前,只是因情急而未成功,徒遭残杀而已。正因为此,古代的国君经常在国内的山川附近祭祀,以求福,秦始皇本人则曾六次大规模出行,巡历四方,祭拜山神。
秦皇陵中的地表,有人说是按秦国疆域的实际地形而仿制布局,也有人说是把秦国的疆域制成模型放在墓内,孰是孰非,一时也难以定论。至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转动,使之川流不息,奔腾流淌。这是有可能的。因为1981年到1982年,有关科学工作者曾对秦陵封土下土壤中的汞含量做过测定,发现封土中心位置土壤中的汞含量高达280pp6,一般也为70-140ppb,而附近其他地方则只有35ppb,这种科学测试说明,秦始皇陵中即使“河水”不动,也至少是有水银在内。从这一点来看,太史公的记载是可信的。
秦始皇的尸体用铜棺存放,外面包有撑,埋在封土下二十多米的地方,即太史公所说的“下铜而致停”,另外的书上则载铜棺内的始皇帝是“头枕金、足登银,又手抓着聚宝盆。”所谓“足登银”,是说始皇的脚上穿着银做的靴子,而至于头下枕头是否是金做的,则难于定说,因为古人常将金属统称为金。总之,始皇墓中的真实情况扑朔迷离。太史公的记载成为后人再传的基础,现代科学也证明了有可信之处,但其中难免有误记的地方,如所谓的“珍怪”,很可能是将珍兽坑里的陪葬物记到了地宫内去。出现这些误记不能怪罪司马迁。因为秦二世在始皇墓封顶时,将知情者全部杀人灭口,使其内情外人不得而知,秦宫当中有可能存有记载的档案,但项羽入关后一把火烧光,恐怕也早已无存。当然,如果汉垂相萧何在早于霸王收秦宫档案时收到了这份档案,那太史公的记载就有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