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陵中宝物还剩多少
公元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义军的一部分曾进军到陕西临撞县东的戏水,距秦峨皇陵仅几十里之遥。为了阻止义军西进咸阳,少府章邯提出把正在修陵的人组织起来,去攻打起义军。秦二世采纳了这个建议,使始皇陵的修筑工程草草结束,因而可以说,秦皇陵的修建虽长达三十九年,但最终是被迫停工的。自从秦皇陵被迫停工建成后,历二千一百多年,它备尝了人间与自然的风吹雨打。这期间,它经历过尊崇与繁荣、毁坏与萧条;它有过骄傲、有过劫难、有过万千的曲曲折折。
起初,秦王朝虽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走向日薄西山的末途,但它毕竟是秦朝始皇帝的陵,因而管理保护措施严密。高大的陵家四周,高墙重围,宫殿林立,威武气派,富丽华贵。守陵的官员来回忙碌,恭肃谨慎。每到逢年过节,大臣朝拜,百官祭祀,可谓盛极一时。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秦子婴积道素衣投降刘邦,秦皇陵也就伴秦王朝的土崩瓦解而陷入冷落和磨难的深渊。刘邦建汉称帝十二年后,国家暂趋安定,于是又下令对秦始皇陵妥为保护,并安排了二十户人家专门看管。以后,各朝的统治者对一前代帝王的陵墓,也都下令保护。宋太祖并于970年令临撞县修整秦皇陵,清朝的陕西巡抚毕沉,还曾为秦始皇陵立碑。
然而,秦皇陵中的埋葬物那谜一般的传说,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无数的贪婪者,这其中,有所谓的尊贵君王,有卑微的鼠窃狗偷之辈。第一个盗秦始皇墓的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他在秦末战争中,带军攻进咸阳,一把火烧了咸阳宫,接着便带兵来到秦皇陵,命令军队挖掘秦皇陵墓,将秦陵地面及地下所能得到的东西劫掠一空,最后又放火焚毁了现场。
严格来说,项羽挖始皇陵不是为了盗宝,而是出于复仇。相传,早在秦国灭楚时,项羽的祖父项燕为楚国大将,不幸为秦军射死,加之楚秦两国之间一向深仇似海,故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在楚国土地上广为流传。项羽身为楚人,家仇国恨集于一身,于是他带着满腔怒火,领兵反秦,并以复仇之心劫掠了秦始皇陵。第二帮盗墓者是后赵的石勒和石季龙,这是两个无耻的贪财鬼。他们日思夜想从过去的帝王陵墓中挖出宝贝,因而挖过许多历史上帝王和名人的墓。据说他们在河南挖战国赵简子的墓时,因墓中有大量木炭和木板,又有深深的积水,就令人用牛皮囊汲水。但汲了一个月也没有汲完,最后不得不遗憾作罢。此坟不得成功,他们就专程到长安挖始皇陵,取走了陵中的铜柱,给自己制作器物。可见他们的贪欲何其可鄙。
第三个盗墓者是唐末的造反领袖黄巢,他领兵入长安后闲得没事了,便带人到秦皇陵步盗贼之后尘,关于黄巢为什么去盗墓谁也搞不清,也许纯粹是一种军阀作风支配着他。无独有偶,到民国初年,驻陕西的军阀们于混战之际,成为第五帮盗挖秦皇陵的贼。以上是见于史书的大的盗墓记录,而那些历代专以盗墓为生的“揭墓贼”,到底有多少曾钻到了秦始皇的陵墓中去,恐怕谁也说不清。不仅如此,’秦始皇陵还遭到了许多意外之灾。据说,就在项羽盗墓之后,有一个牧童在秦陵放羊,羊群走进了被乱军挖开的地下穴道,找不到了。放羊娃便拿着一个火把,进入地穴中找羊,不幸失火。大火烧了九十多天,使秦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一朝盗掘坟陵破,尤棒神堂三日火。可怜宝玉归人间,暂借泉中买身祸。
诗的目的在于讥讽秦始皇,诗的内容指的是项羽盗墓。项王作为秦皇陵开挖的肇始者,可以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然而,尽管有历史上的无数次劫难,今天的秦始皇陵仍然有大量珍贵文物出现,仅在几千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挖出四五万件。据此,有人对秦陵被盗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即以项羽盗墓之事来说,司马迁著《史记》上距陵成仅百多年,如有此事不可能在文中只字不提。由此推断,秦始皇陵墓中到底还有多少宝物,至今还只能是个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代大帝秦始皇早己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然而这朵浪花所留下的余波—秦皇陵,却以其神秘的面孔吸引着代代后人去沉思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