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唯有女皇为乾陵——唐朝乾陵之谜
1.袁天纲说:此女子有此异相,将来真会做女皇帝的。

唐高宗李治,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皇太子承乾被废,李治在舅父长孙无忌的帮助下,夺得太子位。六年后,唐太宗驾崩,李治登上皇位。继位初期,李治继续推行贞观年间各项规定,实行均田制,留意垦殖荒田,兴办科举,修订“律令格式”,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外,东征朝鲜半岛,西伐中亚突厥,唐朝版图有所扩展。后期,体弱多病,政权多由武则天控制。
武则天,真名失传。则天,实为后人因其曾称则天皇帝而名之。山西并州人氏,生于四川广元。其父武士覆,寒门地主,官至唐工部尚书,利州都督。母杨氏,出身关陇名门。据说武则天生下就有异相。一次,武士镬邀请当时名闻天下的著名星相家袁天纲到家赴宴。酒席宴前,武士镬便请袁天纲给武家相面。袁天纲看了杨氏后,说:“夫人当生贵子!”看了武氏二子元庆,元爽后,说:“此二人将来官至三品,但并不富贵终身!”此时,保姆抱着武则天走了出来。袁天纲上前看了看,大仿“龙瞳凤颈,将来必极显贵!”武士覆道:“想必是作皇后了。”袁天纲说:“贵为皇后,自是意中事。我看尚不止于此。”“难道做女皇帝不成?”武士镬问。袁天纲笑曰:“此女子有此异相,将来真会做女皇帝的!’’“自古哪有女皇帝的?”武士镬摇了摇了头,并不相信。袁天纲也不答话,只是笑了笑。
贞观十一年,武则天被召入宫,因貌美出众,才智过人,深受太宗喜爱而被封为“才人”。唐太宗病危期间,太子李治侍奉在侧,与武氏有染。太宗死后,武则天出家感业寺。高宗永徽初年,李治到感业寺焚香,二人重续旧情,后被召回宫中。
回宫后,她奉迎王皇后,排斥萧淑妃,遂深受高宗和王皇后宠信,进封“昭仪”。“昭仪”在唐代皇宫后妃中,位置仅次于皇后、贵妃,算是比较显赫了,但这却满足不了武则天的胃口。武则天当时最大欲望是夺取皇后宝座。为此,不惜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来驾祸于王皇后。一天,王皇后到西宫探视武则天。武则天知道后叫过自己的心腹侍女,吩咐了几句后,躲到了侧室中。王皇后进宫后,不见武则天,就问:“武昭仪哪去了?”有宫女回答说到御花园去了。王皇后就随便坐下了,忽听床上有呱呱哭声,起身走近床,抱起武氏亲生女儿,抚弄了一番,那女孩经她抚摩,竟转哭为笑。不久就沉沉睡去了。王皇后走后,武则天从侧室出来,悄悄来到床前,狠了狠心,咬了咬牙,扼住女喉,可怜这女孩一声没叫,两腿一抖,死了。武则天用被盖好。一会儿,高宗驾到,探视女婴,揭被一摸,竟是尸体,大惊失色。武则天此时也装作惊讶,哭泣。这时,心腹宫女上前跪察李治,所说的自然是武氏吩咐的一番言语,气得高宗大怒:“如此皇后,天理难容。联决意废去!’’不久,王皇后被废,武则天又施尽计谋,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后宝座。
高宗中年后,便“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武则天从公元659年开始便接替其处理朝政。公元684年,李治死,武则天先立李显,后拥李旦为帝,不久又废掉。此时的武则天己不甘于幕后操纵了,为了当上皇帝,她命法明和尚编造了《大云经》,称武氏乃弥勒佛降生,上天要她代唐为帝。接着又命心腹大臣搞了几百人的劝进,结果京城内外,‘宫廷上下,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跟着劝进。武则天见时机成熟。就在天授六年,正式登上皇位,改唐为周,自称大周皇帝。
武则天是一个有胆识,善于权谋,手段残酷的专制君主。据说早在为太宗才人时,就有惊人之举。太宗素爱宝马,有一匹西域进贡鱿良马狮子媳,异常暴烈,无人能驯服。武则天对太宗说,只要给我三件东西:铁鞭、铁锤、匕首,我就能制伏它。先用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锤砸,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由此可见其心狠手辣。掌权后,处事仍是如此。长孙无忌、褚遂良均为唐朝的开国元勋,只因反对过立武则天为皇后,结果一个被逼自杀,一个被贬出京城。有一年关中大旱,庄稼颗粒几乎无收,武则天下诏禁止屠杀,祈求上天降雨,并带头吃素。朝中有一位大臣晚年得子,十分高兴,就请了几位密友到自家中赴宴,主食是羊肉馅饼。赴宴的一位官员为讨好皇帝,偷藏一个饼密告给武则天。次日朝罢后,武则天留下两人,对设宴的人训问,这位大臣惊恐万分,大汗淋漓。武则天当即拿出羊肉馅饼指着告密者说:“这是他给联的。”又说:“肤自然并不相信上天的回应,只不过顺应民心而已!’’并教训那位大臣交友不慎,以后当注意,此次不予追究。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的权术了。
武则天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唐王朝社会的发展。公元Los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十一月,武则天病故,溢号为“则天皇后”。在安葬武则天仪式上,发生了争论。武则天生前曾说过,她死后要葬入乾陵。大臣严善思极力反对,.说:“尊者先葬,卑者不宜于动尊者墓而葬入。则天太后位卑于高宗皇帝,今要打开乾陵合葬,这是以卑动尊,恐惊龙脉。”但是中宗皇帝宽厚仁慈,为了略表孝心,还是降诏把武则天葬入乾陵。公元706年,终于打开乾陵墓道,将武氏与唐高宗共放一间地宫。这样,乾陵成了我国历史上所有帝王陵寝中唯一一座一陵葬两帝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