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择址乾陵
唐高宗李治登基不久,就派了自己的舅父长孙无忌为自己选一块墓地。一旧,长孙无忌巡视到梁山上。见此山挺拔雄伟,周围两水相包,遂定高宗陵址于此。原来梁山上共有三峰,北峰最高,东南、西菊两峰次之。梁山东隔乌水与九峻山相望,西有漆水与娄敬山、岐山用连。乌水、漆水在山前相合,形成干水相垣,围住地中龙气,梁山有望渭水,再南面是秦岭,周围风景雅致,乃是一块“龙脉圣地”。周文王到商都朝歌时曾在此驻留,秦始皇在此设过关卡,由此可见,梁力还是一块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长孙无忌定好址后,回京享报高宗,袁天纲听说后,极力反对。原来他曾为高祖选址到过梁山,知此山风水优劣之处。他对高宗说:“梁山从外表上看是一块风水宝地,但细看并不尽然,有许多不足。一是梁山东西两面有水,虽能围住龙气,旦与太宗龙脉隔断,假如百姓选址,是可以兴盛三代,但作为帝王之墓址,恐三代后江山有危。大唐国运龙脉从昆仑山分出一支过黄河,入关中,以岐山为首向东漫延至九峻山、磋峨山、药王山、尧山。

太宗已葬九峻山,为龙首。陛下不可以后居前,况梁山又非龙首,而只是周代龙脉之尾,尾气必衰,主陛下治国无力。二是梁山北峰居高,前有两峰似女乳状,整个梁山似少妇一般。陛下选陵于此,恐陛下从此后弱如女子,或为女人所控。三是梁山主峰直秀,用木格,另两峰圆利,属金格。整座山虽挺拔,但远看方平,是土相。金能克木,土能生金。地宫在主峰,主陛下必为金格之人所控,且整座山龙气助金,两峰又似乳状,依臣之见,若墓址定于梁山,陛下必为女人所伤!”这袁天纲果然棋高一着,不仅知道梁山风水利处,更能看出其不足的地方。这时,长孙无忌又说道:“按方位所示,梁山在长安西北,为乾位,正应了陛下,我看还是定此山为陵址吧!”高宗犹豫不决,遂说:“此事明天再议吧!”
早有武则天亲信告知武氏。武则天听后十分高兴,“小时候,袁天纲说我将来能做女皇,看来果然要应验了。”晚上,就给高宗吹了一阵耳边风,自然是褒扬长孙无忌,贬低袁天纲了。第二天,高宗传出圣旨,定梁山为陵址。袁天纲一听,仰天叹曰:“代唐者,必武昭仪。”怕将来受牵连,就辞官不做,出外云游去了。陵址选好后,如何定名,群臣争论不休。有大臣建议:太宗昭陵定名为昭陵,有召示帝气之意,陛下陵就命名为承陵,以承接太宗恩泽。长孙无忌奏曰:“梁山位于长安西北,在八卦中属乾位,乾为阳,为天,为帝,长安为陛下今世帝都,梁山自然是陛下百年后的天堂帝都,人间,天堂,天地合一,乾坤相合,主定陛下永世为帝王,依臣之见,就定名为乾陵吧!’’高宗闻听十分高兴,遂定为乾陵。但长孙无忌不知道,正如袁天纲所言,梁山阴气弥漫,定为乾陵,岂不注定有女人为帝吗!后来的一切发展都应了袁天纲的预言,由此可见陵址的选择多么重要,后世帝王都从唐高宗选址的失误吸收经验教训,以使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世世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