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七帝八陵”之谜
“头枕黄河、足蹬嵩岳。”赵匡胤亲自选中了这个山高水秀的风水宝地。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巩县位于河南郑州、洛阳之间,南临巍巍篙岳,北有黄河天险,东为巍峨挺拔、群山绵亘的青龙山。高山大河之间,伊洛水由西向东穿过,宋陵就分布在篙山北麓和伊洛河以南的漫坡平原上。整个陵区以巩县芝田镇为中心,北起孝义镇,南至西村乡,西到回郭镇,东抵石子河(洛河支流),南北连绵十余公里,东西跨越近十公里。
北宋皇陵自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开始营建,至北宋灭亡,前后经历百年之久。北宋历经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作为亡国之君被金兵所掳,一囚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扶余县),一死于燕京(今北京)外,其余七帝均葬于此,加上赵匡l}父亲的陵墓,共计八陵,所以又有“七帝八陵”之称,即宣祖(赵弘殷)永安陵、太祖(赵匡撒)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项)永拾陵、哲宗(赵煦.)永泰陵。另有皇后葬陵二十一座以及数百计的宗室、功臣陪葬墓,形成庞大的陵墓群,面积大约七点五平方公里。
北宋一代选择这“头枕黄河,足蹬篙岳”的黄土之原作为天子寿寝之地,与当时阴阳堪舆(看风水)有关。按照当时流行的“五音姓利”堪舆术,将姓氏归于宫、商、角、微、羽五音,宋代由赵姓立国,赵属“角”音,利于丙王方位(即北方偏西),以“东南地弯、西北地重”的地形最为有利,而此处的山水风脉正与之吻合。陵区东南有锦.屏山、青龙山、金牛山、黑规山、少室山、白云山,诸峰挺拔兀立,地势高耸,西北一道洛水,潺潺东流,地势最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撤亲自选中了这个“山高水来”的佳地作为一代“天之骄子”的陵寝。巩县宋陵按其自然地界可分为西村、蔡庄、孝义、八陵四个陵区。西村陵区位于今西村乡之北,南面正对锦屏山、白云山、黑规山,东有坞罗河,西有溥沱河(均为洛河支流),地形平坦广阔,四周土丘漫围,北宋时称“老龙窝”。永安、永昌、永熙三陵由东南向西北一字排开,形成诸陵区中规模最为宏伟的陵区。
永安陵,宣祖赵弘殷陵墓,在西村乡常封村西北四百米处,现存陵台底长南北二十三米,东西二十九米,陵台高八米。赵弘殷是宋太祖赵匡撤之父。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赵匡撤称帝后,立即追尊祖父赵敬为翼祖,尊父亲赵弘殷为宣祖。自其祖父以上三世均葬于原籍琢县东三十里的柳林庄。北宋成平三年(公元1000年)迁至河南洛阳白马寺附近。赵弘殷少年从军,一直征战在外,相继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担任军事将领,后因晓勇善战受到后周太祖郭威的重用,提升至马军副都指挥使,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役,葬于开封东南隅。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赵匡撤将父权迁葬于此,称永安陵。
永安陵是赵弘殷与其夫人杜氏的合葬著。按照宋代制度,应于帝陵之旁单独起后妃陵,永安陵因而成为北宋八陵中唯一的夫妻合葬陵墓。杜氏是宋太祖赵匡l}和宋太宗赵光义的生母,被尊为皇太后。杜氏颇具远见卓识,赵匡撤登基后率文武百官登堂拜贺皇太后,而杜太后呢,一点儿也不高兴,反显出闷闷不乐的样子,她身边的人很不理解。只见一个人恭恭敬敬地对太后说:“俗称‘母以子贵’,现在您儿子作了天子,为何反倒不高兴呢?”太后答道:“我听说皇帝难当,天子身在亿万百姓之上,如果治国有道,这个位子当然尊崇。但是,要是失去控制,驾驭不了局势,那时,恐怕连个普通老百姓也当不上,所以我感到担心。”
在如此隆重、高兴的仪式上,杜太后能够提醒赵匡撤“居危尸,千万注意把国家治理好,一席话使大家敬佩不已。赵匡]l},激动得再次向太后施礼,同时严肃地说:“我一定永远记住您的教诲!’’建隆二年(公元%I年)夏天,杜太后生了病,宋太祖亲自侍奉汤药,不离左右。太医们更是穿梭般进出宫内,号脉开方。但是,太后的病不仅不见好转,反一而日趋沉重,老太太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这天,杜太后把赵普召进宫中,要当着他和宋太祖的面,安排后事。“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得天下的吗?”杜太后问宋太祖道。安思
宋太祖看到太后病势重危,只顾抽泣抹泪,竟然无法回答太后的问题。杜太后用带点生气的口吻说:“我正要给你说大事,为什么只是哭哭啼啼呢?”接着杜太后又问了一句;“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得天下的吗?”这时候宋太祖才止住抽泣,回答道:“儿所以能够得天下,都是祖宗、父亲和太后积了德。”“不对!”太后说,“你能够得天下,只是由于周世宗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小孩子,闹得人心不归附。假设周世宗立一个年长的皇帝,天下岂能到你手中?你和弟弟光义,都是我生的,你百岁之后,应当传位给你弟弟。四海至广,百姓至众,能立年长的君主,才是社樱的福气!”
宋太祖本来就很听太后的话,何况这是太后死前的遗嘱。他赶紧叩头,边哭边说:“我一定记住您的话,照您说的办!”太后很器重赵普。宋太祖即位之前,赵普在他手下作书记官。宋朝建立以后,尽管赵普的官职大了,为了表示亲切,太后还常常称他为书记。在商量重大问题时,太后甚至会这样说:“我儿对政事不熟悉,赵书记可一定要尽心啊!”听了宋太祖的回答以后,太后把脸转向赵普,对他说:“他也要记住我的话,千万不能违背。”接着又让赵普就在床边把自己的遗嘱写成文字,藏于金匾密封保存,史称“金匾之盟”。可见杜氏对北宋立国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