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矢落之地为百年皇陵
赵匡胤挖出幼年埋在洛阳的小石马,朝西北方鸣弦放矢,发誓以矢落之地为百年后的皇堂。

永昌陵,在永安陵西北约三百六十米处,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l}L的陵墓。现存陵台底长东西六十米,南北六十二米,高二十一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o年)正月初一,后周朝臣正在庆贺新年,忽有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的军情报来。当时即位不久的后周恭帝年方八岁,不谙世事,一时百官大愕。宰相范质、王溥急令掌管后周禁军的殿前都点检赵匡撤率军出征。当年郭威就是边防“有警”,率兵前往抵御的途中发动兵变当上皇帝的。所以赵匡撤出征的消息传出后,京城里马上流言四起,到处哄传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市民们害怕兵变的祸害,纷纷准备外出逃难。一时间人心惶惶,一片混乱。这时,赵匡撤却有些犹豫了。或许他觉得在这样一个场合下发动兵变并不理想,因为这同当年郭威兵变时的情形毕竟太类似了,故技重演,如法炮制似的也太不称其志了;或许他觉得虽然处心积虑准备了好长时间,但受命出征,毕竟事出突然,忙乱之际,诸多关节难免有顾及不到之处,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岂不功亏一笋。他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一进家门就说:“外面到处都议论我的出征,这该如何是好?”恰巧他妹妹正在厨房,闻言后铁青着脸,拿着蟒面杖横在门口大声说:“大丈夫临大事,应当自决,跑回家说什么!”一顿“训斥”,反而帮赵匡撒下定了决心。
正月初三,赵匡l}L按计划出兵,当天下午到达离开封凡十里的陈桥骚。刚安顿好,有一个自称通晓天文的军校就指着西面的太阳叫道:天边有两个太阳,正在搏斗,并对赵匡l},的亲信幕僚楚昭辅说:一日一日,这是天命。二人煞有介事的一问一答,引起了周围士兵的注意,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军中都知道这件事了。一会儿,一批军校就聚集在释门外喊道:“我们当兵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拼死为国家效力,可皇上幼小,谁能知道我们的功劳,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出征不迟!’’
当晚,赵匡J#6亲信郭廷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石守信和王审琦掌管好京城内外大门。次日天刚亮,忙得一夜未眠的赵普、赵匡义(赵匡J},的弟弟)在门外将校的呼喊声中将赵匡撤拥出寝室,只见将校们手握刀剑,挤在院子里齐声高喊:“诸军无主,愿策太尉(对高级军事长官的尊称)为天子。”赵匡溉还未来得及回答,一件象征着天子黄袍的黄色上衣就披在他身上,’众将校统统跪拜,高呼“万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l}}发动兵变后马上回师京城,由禁军另一将领石守信为内应控制京师。范质、王溥只得屈身叩头,南面称臣。初五日,范质等人恭请赵匡l}l,到大庆殿(当时称崇元殿)举行帝位禅让大礼,文武百官班次殿前。当后周恭帝的禅位诏书宣读完毕,赵匡撤行礼如仪,接受诏书,登上皇帝宝座,穿戴上皇帝冠服,百姓在殿下叩头,高呼万岁,表示臣服。赵匡撤改国号为宋,是为宋太祖,改年号为建隆元年。自此,兵不血刃,北宋代周,结束了五代以来纷争不已的局面。宋太祖一生豪爽磊落,以饮酒为常事,同时他又是一位豪放中有心计,大度间具权术的君主,所以太祖设宴豪请又常有其政治目的。杯酒之间解决重大事情,为太祖治国一大特色,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即是他的一大发明。
五代以来,王权衰微,“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遂养成骄兵悍将的恶习。“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形成军队驾驭皇帝,“易君如弈棋”的局面。赵匡撤就是因掌握禁军大权而发动兵变,以致黄袍加身。他亲身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变故,深知其中利害,一旦登上皇帝宝座,便着手剥夺诸将兵权,确保宋家基业的长治久安。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九日,赵匡撤把拥立他有功,手握重兵权的将领石守信等人召到宫中喝酒。喝到酒兴正浓之际,赵匡JCL忽然让闲杂等统统退下去,以亲切而机密的口气对石守信等人说:“没有你们出力相扶,我哪能有今天,你们的功德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可是作天子也太难了,远不如作节度使时快乐。自作了皇帝后,我可没睡过一夜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忙问:“这是为什么呢?”宋太祖一字一顿地说:“这还不明白,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一听这话里有话,石守信等人吓得慌忙站起来说:“陛下为何口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二心?”宋太祖说:“那也未必!纵使你们无异心,可你们手下的人呢?一旦他们贪图富贵,将黄袍披在你们身__L,你们就是不想当这皇帝怕也不行吧?”这番话直把石守信等人给说借了,不知如何表白才是,只得请皇上给指一条路。宋太祖长叹一声说道:“人生就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所以追求富贵的人,都是多积钱财,抓紧时间尽情地享受,并使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过好日子。你们为何不释去兵权,买上一批好田宅,为子孙们留下一份产业,家中多置一些歌儿舞女,天天饮酒作乐,快活地过完这一辈子呢?这样一来,我们君臣之间就再也不用互相猜疑了,上下和睦相安,这该有多好!”石守信等很感激地说:“陛下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密,这么长远,真是如同对待亲生骨肉一般!”第二天,他们都_E书称自己有病,不适宜领兵征战了,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十分高兴,对他们赏赐安抚了一番后,随之宣布免去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罗彦环等人的禁军职务,让他们到地方州郡去作节度使。
“杯酒释兵权”后,禁军中的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等职务不再设了,只剩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指挥使这三个不能相互统属的职务,这三使各领一司(合称“三衙”),互相牵制均直接听命于皇帝。同时“三衙”的长官都是由资历较浅的后辈武将担任,使其难以在禁军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宋太祖举筋之间,杯酒从容,谈笑声中收禁军兵权,比起“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而滥杀功臣的汉高祖等历代帝王,虽用心相同,但其手段高明,为他人可望而不可即,“杯酒释兵一汉”遂成为千古佳话。
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后,又着手削弱地方藩镇节度使之权。从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开始,他逐批解除了节度使的职务,给其优厚待遇,系摩京师,以监视其行动。即使如此,太祖仍’不放心。一日,宋太祖携诸节度使畅游金明池,置酒舟中。君臣举杯叙旧,其意甚欢之时,宋太祖手指御座道:“此位应是有天命者所坐,我是偶然被举载才坐到这里,你们中间若有想坐此位者,我当避席相让。”诸节度使听后胆战心惊,汗如雨下,皆伏地跪拜不敢起身,口称万岁以示其忠。太祖这才哈哈一笑,命近臣侍卫扶起诸将,又欢饮如初。宋太祖神武英断,善于治人,为赵氏政权的巩固,对诸将恩威并重,且点到为止,不愧是位手段高超,·工于心计,弄权术于股掌之上,威臣下于杯酒之中的一代开国之君。
据说宋太祖永昌陵是太祖自己命名的。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西幸洛阳
王统勋出生时就很怪。他的母亲临产前,梦见一人一头红发,状貌奇怪。怪人走到室中站在床前,其母大惊,便生下他。王统勋长大后风仪英俊,但性情凶悍,像个无赖,他因是国母之弟,官运亨通。他历任内殿供奉官都知溪州刺史、恩州团练使、都指挥使,防御使、权侍卫军司事等职,所任多为不法,并公然抢掠女子,弄得一片纷扰。吏状民告太祖,太祖杀其侍从上百,但不查究他。后来,出于无奈,太祖只好解除他的兵权,委他当彰国军留后奉朝请。他闷闷不乐便终日宰割奴裨,煮食女人肉取乐。前后被他煮食的女人不知该有多少。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他还是照吃不误,而且男女帮凶不绝门户。洛阳长寿寺的寺僧广惠也爱吃女人肉,两人常在一起,吃得滋味无穷。太宗没有办法,最后只好派户部官员雷德骤,将他和寺僧广惠杀了。,驻桦其诞生地夹马营时,令人挖出幼年时所埋小石马,随即到永安陵奠祭先父,礼毕更衣执箭登上网台,朝西北方向鸣弦放矢,发誓以矢落之地为他百年后的皇堂(墓穴)。并命人将小石马埋于该处以为擂,还郑重宣布自己的陵名为“永昌”。当年十月,太祖晏驾,次年(太平兴国二年,即977年)四月葬于自己生前所选定的地方。太祖赵匡l}L先后有三个皇后,即贺皇后,王皇后和宋皇后。贺氏是河南开封人,生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即后来的魏王赵德昭和秦、晋的公主。太祖没即位之前,贫民出身的贺氏便撒手西去,年仅三十岁。太祖即位后于建隆三年追册为皇后。史称她天性温柔恭顺,谨守礼法,因而死后溢号为孝惠。贺氏故去后,太祖续娶了分州新平人王氏。王氏是彰德军节度使王饶的第三个女儿,太祖当时是殿前都点检,聘为继室。王氏恭顺勤谨、宽厚仁慈,周世宗赐赏冠被,封她为琅呀郡夫人。太祖即位,她便于建隆元年八月被册为皇后。王氏是太祖的第一任正式皇后。她为人贤惠,衣着朴素,常常宽衣常服,亲佐御膳,替太祖弹筝鼓琴,欢娱圣心。她每天早晨必诵佛书,心境沉静,极得太祖宠爱,也得杜太后的欢心。她前后生下了三个子女,但都一一天折。她也于乾德元年十二月.去世,年仅二十二岁。翰林李士窦仪奉命特为她撰写哀册文。
宋氏是河南洛阳人,母亲是汉永宁公主。宋太祖建国,乾德五年召见宋,赐赏冠被。王皇后死,宋氏随母亲入京贺长春节。宋氏风姿绰约,被太祖看中。开宝元年二月,太祖册封宋氏为皇后,时年十七岁。宋氏柔顺好礼,太祖每次下朝归来,总能看到身具冠被的宋氏亭亭玉立地在殿前迎接,两人相携着回到后宫,由宋氏亲自调膳,侍候圣驾。开宝九年冬天,太祖赵匡l}L死,弟弟赵光义继位,称宋氏为开宝皇后。开宝皇后此后又生活了十年,先住西宫,后迁东宫,四十四岁时在宫中去世。太祖的几位皇后贤淑仁德,王皇后还佛心高照,慈度天下,然而,王皇后的弟弟王统勋,专爱吃清炖女人肉,还得到了太祖和皇后的默许,这就令人大为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