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昭陵
玄宫内,紫光焕发,和气郁蒸,门堂干净,暖暖和和如春,好一块风水宝地。

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它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穆宗的陵寝。明穆宗朱载圣是嘉靖皇帝的第三个儿子,由于嫡出是一位漂亮,善良的女子,他好佛,素有“九莲菩萨”之称。北京长椿寺内有其画像。穆宗死后葬入大峪山下旧有的玄宫之中,那么大峪山何以有地下玄宫呢?兄长早逝,便被立为太子。在位六年颇有政绩。其皇后李氏
世宗皇帝即位后,经过“大仪礼”之争,追尊其父原兴献王朱裕机为兴献帝。尊母蒋氏为共国后,后又追尊其父为本后皇考恭穆献皇帝,尊其母为本生章圣皇太后。同年修葺陵庙,荐号“显陵”。一天,有个大臣为讨好世宗,进言曰:“何不将献皇帝的显陵迁移到天寿山呢?”世宗也正有此意,但遭到别的大臣的反对。理由是:皇考体魄所安,不可侵犯;山川灵秀所萃,不可轻泄;国家根本所在,不可轻动。经过十几年后,世宗的母亲章圣皇后病故。世宗忽然又下诏在天寿山营建显陵,打算把父母合葬于天寿山。他亲自到天寿山选陵址,见大峪山“林茂草郁,风阜丰衍”,是个建陵的好地方,马上命令工部官员开始建陵。可是,不久,世宗又变卦了。他说:“迁陵一事,联昼夜思之。皇考奉藏体魄将二十年,一旦启露风尘之下,撼摇于道路之远,联心不安。”打算把母亲尸骨南迁显陵(今湖北境内)。他命人到显陵,“开启玄宫,审视大内”。但回报说玄宫内有水。于是,世宗亲自去显陵察看,命重建玄宫,以待合葬。世宗在回京的路上,途经庆都尧母墓,他灵机一动,又想仿尧父母异陵而葬的故事,不迁父亲的棺撑,而将母亲葬于大峪山。后来,他亲自去大峪山园视陵工,又说:“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决于议奉慈宫南迁。”由于世宗犹豫不定,变幻无常,儿经周折之后,这座新建的玄宫便空了下来。穆宗生前没有预建寿宫,此时正好用上。
在穆宗死后,其子神宗派人察看了大峪山的玄宫。回来后上报说,玄宫内紫光焕发,和气郁蒸,门堂干净,暖和如春。神宗听一后很高兴,觉得此地风水一定很好,于是把穆宗和皇后李氏葬入陵内。这样的做法,在明代还是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