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孙殿英盗掘东陵
在“万年龙虎抱,每夜鬼来朝”的风水宝地周围有一堵“风水墙”,而昭西陵却建在风水墙外。
自从顺治皇帝的孝陵葬入昌瑞山下,清东陵的历史就开始了。清廷将这地处皇家陵寝视为“万年龙虎抱,每夜鬼来朝”的风水宝地。清廷在这块风水宝地外面,修砌了一圈!“风水墙”。在风水墙外有一墓家为昭西陵—孝庄文皇后的陵墓。孝庄文皇后何许人?昭西陵为什么建在清东陵陵墙之外呢?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本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塞桑之女。她刚两岁时,她的姑姑博尔济吉特氏作了皇太极的福晋,而后为皇后。孝庄文皇后十三岁时嫁给比她大二十岁的亲姑夫皇太极为侧室福晋。又过了凡年,她的姐姐也嫁给了皇太极为侧室福晋,封为衰妃。姑姑和侄女三人同嫁一夫,姑姑为孝端文皇后,死后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姐姐哀妃病亡,皇太极无限悲伤,竟至昏迷不醒。后在孝庄文皇后的安慰之下,才好起来,并表示;“天生联,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联不能自恃,天地祖宗特法谴也。”
孝庄文皇后是清初政治舞台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生,她懂政治,有谋略,在复杂激烈的斗争中显示了超凡的才干。相传明末蓟辽总督洪承畴在解锦州之围时被清军生俘,皇太极看中他的才干,想收降他。怎奈群臣费尽心机,洪承畴不仅不降,还采取了绝食行为,表白他不事二主的忠心。皇太极一筹莫展,回到宫中闷闷不乐,孝庄文皇后见此间他为何这般愁苦?皇太极说明事情原委。孝庄文皇后说:“皇上可否让我去劝降?’’皇太极思前想后,别无他策,于是让她试试。这位三十岁的少妇,装扮成汉女侍碑,格外俏俊。她手捧人参汤进入囚所,极尽温柔,晓以利害,洪承畴在她婉言相劝下,终于降了清朝,为清朝主中原神器、定九州风雨立下功劳。
皇太极死后,由于未指定继承人,皇族内部展开了一场争夺帝位的斗争。孝庄文皇后利用灵活巧妙的手段,终使福临承袭了皇位,是为顺治帝。之后,又辅佐六岁的儿子掌握政权。为扫除顺治帝亲政的障碍,在辅政王多尔衰死后立即追罪多尔衰,收回兵权,大大巩固了顺治的统治地位。顺治二十四岁身亡后,八岁的玄烨继位,孝庄文皇后又担负起教育和扶持亲孙康熙治朝政的重任。康熙帝十四岁亲政后,智擒鳌拜,夺回大权的壮举也与孝庄文皇后不无关系。她提倡节俭,贩济灾民,稿赏将士,还注意笼络汉族将领。她对清初政权的巩固和兴盛有很大功劳的。如此赫赫有名的三朝元老,陵墓居然孤零零地建立在风水墙之外,这是何故?当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和议论,故有“太后下嫁”“孝庄后托梦定陵地”的传说。
传说庄妃才貌出众,皇太极死后,三十多岁的庄妃难耐寂寞,另外也为皇儿的将来着想。于是和小叔子多尔衰交往过密,此时多尔衰权势最大。由于庄妃和小叔子从小在一起,相互也了解,彼此也有爱慕之心。有时,也难免有越轨行为。多尔衰借重权势,一来对嫂子倾爱,另外自己的婚姻也不甚幸福。后来庄妃暗中嫁给多尔衰,使他忠心耿耿拥戴和辅助福临,自己后半生也有所照应。这种事出在皇家,实在有伤大雅,故不会把她葬在皇家万年吉地最引人注目之处,但死者为大清第一帝之生母,正根正宗,也不能葬于别外,把她埋在陵墙外,令其为子孙后代看守大门,以示惩处。
另有一种传说是,当年孝庄文皇后出丧,按清朝祖制,皇后应与皇帝合葬,所以康熙帝决定把他祖母送到盛京(今沈阳)昭陵与祖父皇太极合葬。一百二十八名杠夫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严格训练的体力强健、身高一致的壮汉,技术标准已经达到无论路有多难走,一碗水在杠上始终不洒。浩浩荡荡的送葬行列从北京出发,途经遵化州境,行至东陵大红门前,棺停突然沉重起来,把一百二十八名杠夫压得献牙咧嘴,眼冒金星,只得把棺撑放在地上,暂歇一会儿。过了一时辰,准备起程,可是棺撑如同长在地上,任凭多人使尽浑身气力,休想移动分毫。送葬的王大臣急得连连跺脚,团团打转,无可奈何,只好就地安歇,同时飞报朝廷。康熙帝闻报,大惊失色,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只见个个摇头晃脑、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康熙帝只得拂袖散朝,闷闷不乐地回到乾清宫,·躺在御榻上翻来覆去地想这件事,不得究竟。日暮天黑,困意渐至,神情恍惚之中,忽见空中祥云缭绕,似乐声声,一位身影慢慢走近。康熙帝定眼细看,原来是他的祖母。他急忙倒身下拜,孝庄文皇后说:“此次专为吾身后之事而来。吾不忍远离汝父子,决计不与太宗合葬。只在现今棺撑停放处安葬即可。切记吾言,休得违误。”言罢,冉冉上升,康熙帝上前欲拉衣襟,双手扑空,猛然惊醒,方知这是一梦。康熙帝十分孝敬祖母,不敢违背祖母在梦中的再三叮嘱,决定就在棺掉停入处修陵。这回再移动棺撑,也不那么沉重了,君臣这才明后棺棒突然沉重的厦因。
“孝庄托梦定陵地”虽说荒诞离奇,但其中部分情节与史实相符。当年孝庄文皇后病重时,对后事已有安排。她面谕康熙帝;“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己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莹城,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膺,我心无憾矣。”死后,康熙帝拆紫禁城内刚建成的慈宁宫东边的五间大殿运至清东陵,建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表明邵西院与东去近千里的昭陵是一个体系,而与东陵有所区分。
14.惊世大盗孙殿英洗劫东陵。
经营了几百年的清东陵,地面建筑宏伟壮丽,殿内珍藏了大批金银祭器、书画古玩,地下陪葬更是价值连城,令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垂涎三尺。早在咸丰年间八国联军进犯中国时,就从东陵掠夺了大量金银器皿。当时各陵金银祭器都有定数。但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东陵护卫己名存实亡,不但土匪盗陵时有发生,连守陵大臣毓彭也串通驻陵“内务府郎中”等人,将大量金银器皿变卖归己,当地居民亦纷纷动手拆毁陵寝殿宇擦架等物自用。民国时期,曾以“保护皇室八条”规定,设立了专职护陵大臣。此时,帝国主义为控制中国,加紧培植各派势力,封建军阀割据,战乱频繁,东陵陵区根本无法得到保护。儿十万株郁郁葱葱的苍松巨柏就被盗伐一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
说起盗宝,自然提到孙殿英。孙殿英(1889一1947年),河南永城人,名魁元,号殿英,一般人叫他孙老殿,也有人因他生过天花,叫他孙麻子。此人从十凡岁就跟流氓地痞鬼混,出入赌场,并大显才能,掷般子百发百中,堪称一绝。靠这一手,他发了财,也结识了许多官僚政客。他的另一手看家本领是贩毒、制毒。而且只要能捞钱,什么都干,绑票一绑就是几百人,抢劫专拣大户、伪造钞票、倒卖黄金,心狠手辣,胆大眼活,着实发了横财。有钱还需有势,他入了豫西“庙会道”,装神弄鬼拉拢人,操纵利用,得益匪浅,不但兵源大部来自道徒,而且屡仆屡起。他把“有奶便是娘”当成信条,从一九二0年在张平手下当兵起,到一九二七年被蒋介石收编,已是数次易帜。此人狡诈阴险,抗战后与我红军、西北军、广东国民党执行部、福建人民政府、汪精卫改组派,以至伪满洲国都有联系,后来终于在一九四三年公开投降日本侵略军,当了汉奸。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又封为纵队司令打内战,一九四七年被我人民解放军生擒,因有鸦片烟瘾,不久便抑郁患病而死,结束了不光彩的一生。综观孙殿英这样一个人,驻兵皇陵,岂不盗墓。
一九二八年,兵荒马乱,上匪蜂起,军阀横行,歹人四出。在端午节前几天,遵化当地一股土匪马福田、王绍义等密谋盗陵,当他们进入马兰峪时,这个消信传到了驻蓟县马伸桥一带的国民革命军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的耳朵里,他派出一团人连夜出去,在清东陵陵墙外的马兰峪镇上,两军相遇,短兵相接,经过一场鹰战,马福田部被击溃西逃。然而,获胜部队并没有得胜还朝,却大摇大摆地开进了清东陵,占据了儿处陵墓。孙殿英当时与其心腹干将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准备盗墓。于是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拨了整整一个师的人马把陵寝区四周围得严严实实,四外增岗,八方加哨,在半径十里地内鸣枪示警,一律不准通行。
七月的一天夜里,孙殿英坐镇马伸桥亲自指挥,命令大炮轰炸墓区,打开各墓之间,将金银财宝抢劫一空。在裕陵墓前,炸开石门,劈棺扬尸,乾隆棺掉硕大而坚固,盗匪门很难劈开,于是凿开一个大洞,将尸体和随葬品全部掏出。后妃的棺木也一一被劈开,有的竟被劈成碎片。盗匪们轮番抢掠,他们将泥水中的尸骨衣物装入麻袋,背到玉带河边洗涤查找珍宝。在抢夺中,乾隆帝及其二后一妃的尸骨全被撕扯成碎块。.裕陵地宫不知有多少奇珍异宝被盗,也不知流散何方?
在抢掠裕陵的同时,孙殿英又命师长谭温江率工兵炸开慈禧地宫。匪徒们,钻进了墓道,撞开了两道汉白玉石门,闯入金券。在金券的正中有个石座叫做宝床,上面停放着慈禧的棺掉;两旁有两个小石座叫册金座,上面的方形木箱内存放着溢宝和香册。匪徒们砸开了小木箱,见只有本印、木栅,大失所望;反手又将金撑劈开,只见里面还有一层红漆填金的内棺。他们怕损坏棺内宝物,小心翼翼地撬开棺口,揭开“子盖’,,但见光芒四射,珠宝耀眼,慈禧的尸体躺在里面,如同活人一般,吓得匪徒们惊叫起来,孙殿英曾回忆说:“老佛爷像睡觉时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拿不上手了。”他又讲说:“她口中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这个珠分开是两块,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这就是溥仪在《我们前半生》中描写的后来钉缀在宋美龄拖鞋上的那颗明珠。匪徒们为了取尽慈禧身上的宝物,便将慈禧尸身甩在棺外,棺内财宝搜尽之后,又将棺木移开掀翻。他们在棺下的“井”中又搜罗了一批宝物。这口“井”是一个风水“穴”位,慈禧生前曾亲临这里点“穴”,把她最宝贵的十八颗珍珠,投置“井内’夕,以示息壤。匪徒们又扒下了慈禧身_L的龙袍和内衣,解下了慈禧周身的珠串。用刀撬开了慈禧的牙,从嘴里取出了那粒夜明珠。
东陵被盗后,当时居住在天津的溥仪悲痛欲绝。他一面电告北平军政当局,要求严惩盗犯,一面派遗臣前往东陵,将慈禧重新安葬。这一行大臣进入地宫,所见的场面是:遍地横七竖八的棺木和破衣烂衫,散发着潮湿霉烂的气味。慈禧的尸体被扔在西北角的破棺盖上,身上用薄木板遮盖着。掀开木板,只见慈禧尸体脸朝下趴着,右手被扭转放在后背上;乌黑的发根上扎着一根红头绳,发丝散而未乱;_上衣被撕开,半露着的上体长满白毛;下体衣着完整,脚上的袜子已被脱了一半,镶珠绣鞋已被扔在地上。尽管如此,慈禧的尸体在这些大臣的眼中还是至尊无上的。他们毕恭毕敬地移动棺盖,将慈禧尸体反转过来,由凡名帮差的满族妇女用黄金龙缎被接着,重新替她穿好了衣裳。只见慈禧那张颧骨隆高的脸上,两眼已深陷成两个黑洞,嘴唇因匪徒取珠而弄得残破不堪。
直到1945年冬,日本战败投降以后,时局动荡,清东陵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境地,盗匪纷纷乘机作乱。十多年前被孙殿英赶走的那一小股土匪,在外流窜多年后又卷土重来。他们勾结当地的众多歹徒,荷枪实弹、明火执仗地盗掘了清东陵多处墓穴。先后将景陵、定陵、惠陵以及别妃陵园打开,盗出大量金银珠宝;其中最骇人听闻的要数同治帝的惠陵盗案了。、琳卜刻厂
惠陵地宫被挖开之后,盗匪们进入金券,将皇帝、皇后的尸骨从棺中拉出来。同治己为枯骨,阿鲁特皇后尸体完好。据说赤身露体、一丝不挂的娘娘,是躺在墓室的东南角,仰身向上,披散着长发,微微闭着双眼,面容完好,没有丝毫的痛苦表情。由于传说皇后吞金而死,腹中有宝,所盗匪们把她的腹部剖开,肠子流淌一地,实为惨不忍睹。至此,清东陵所有陵墓几乎都遭毁坏。孝陵地宫虽未被盗,但地面建筑大殿和屋宇被严重破坏,只剩下一座石桥和翁仲石像生。浩浩皇家园陵得以如此下场,中国失去一座古典陵寝建筑群,也遗失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