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昌陵风水探秘
嘉庆帝不堪恫吓,一命呜呼,葬入昌陵地宫。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在勤政殿宣布,把帝位传给皇十五子永淡,自己去当太上皇。乾隆这样做,是因为祖父康熙帝只当了61年皇帝,自己无论如何不敢超过乃祖,皇帝宝座坐够了一个花甲就退位。第二年,改元嘉庆,举行了授受大典,85岁的乾隆在37岁嘉庆帝陪侍下,..先到奉先殿堂行礼,又派官员奉祭太庙后,接着举行了授受仪式,乾隆帝亲自把皇帝大位交给了嘉庆帝,从此,嘉庆就算当上了皇帝。

其实,在乾隆帝活着的时候,嘉庆帝只是个摆设,大权完全操在乾.隆手里,85岁以后的乾隆帝至89岁逝去,批阅奏章一如往常,事无巨细都以他的意见为定夺。嘉庆帝对太上皇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不敢有任何决断。但乾隆帝一死,第二天嘉庆就下令逮捕了乾隆的宠臣和坤,宣布和坤的二十六条大罪,“并赐其死”。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和砷跌倒,嘉庆吃饱”。自此,嘉庆才算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嘉庆天生身体虚弱,多病,加之他在位年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使嘉庆寝食不安。而对嘉庆个人震动最大的,是两次贫民造反,几乎要了他的命。
一是嘉庆八年(1803)闰二月二十日,贫民陈德于紫禁城神武门内、顺贞门前行刺嘉庆皇帝。刺客陈德,原名陈岳,乾隆二十二年生于北京,八个月时随父母赴山东青州府。自七岁至三十岁期间,一直随父母在山东青州、临邑、济南府或章邱县为人家奴。三十一岁时,因父母病故,在山东无法谋生,遂回北京,先在朝廷宗室臣工人家服役,后在内务府服役,经常出入宫中。妻子亡故后,因心中烦闷,借酒浇愁,哭笑不常,终不被人用,只好到东华门外亲戚朋友家闲住。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日早晨,陈德身藏小刀,带着长子陈禄儿进入东华门,穿过东西牌楼门,从西夹道绕到神武门,混在人群中观察了护卫情况和方位,便隐蔽在西厢房南山墙后等待嘉庆帝到来。四天前,他看见街上垫道,得知嘉庆帝二十日进宫戒,就决定利用熟悉宫廷情况的有利条件进宫行刺嘉庆帝。’过不多时,嘉庆帝乘轿进入紫禁城神武门,将到顺贞门时,陈德猛地冲出,手持小刀,直扑嘉庆帝。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使嘉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弃轿逃入顺贞门。一百多个守卫在神武门内东西两侧的侍卫,护军竟享、护军校、护军更是个个呆若木鸡,竟无一入向前阻拦、捉拿。只有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固伦额附拉旺多尔济、桑吉斯塔等六人,向前阻拦,围拿陈德。陈德见嘉庆帝已逃走,复手挥小刀与六人格斗。他刺伤丹巴多尔济、刺破绵恩袍袖,终因寡不敌众而被缚。
陈德被捕后,嘉庆帝立即命军机大臣同刑部严审,又命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同审办,三天连降三道御旨,定要陈德“备受诸刑,再行碟死。”官吏们遵照嘉庆意旨,用尽毒刑,定要陈德招供“主使何人,同谋何人,有无党羽。”但陈德在酷刑面前威武不屈。他说:“我因穷苦不堪,往后难过日子。心里气恼,总不过是个死,因而起意惊驾,与他人无关。”会讯官吏问他“既要寻死,何以不在街上路旁,必欲持刀入内,直奔轿前?”陈德愤然答道:“自寻短见,无人不知,岂不枉自死了!”并声称“砍退几人,直奔轿前,惊了圣驾,皇上自然诸事由我了。”经过四天四夜的审讯,会讯官吏认为陈德实系“伊一人起意惊驾”、“并无同党”。奏明嘉庆帝后,嘉庆遂传旨将陈德立即凌迟处死,将陈德的尚未成年的二子陈禄儿、陈对儿处绞。
陈德惊驾后,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紫禁城内又发生了比陈德惊驾更为惊心动魄的事件,这就是林清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了皇宫。林清是大兴县人,为八卦教坎卦掌门人。他和河南滑县震卦的掌门人李文成,是八卦教的主要首领。他们准备起事是在嘉庆十六年,并制订了详细计划。林清还发展了宫中太监和满汉包衣甚至宗主观人员入教。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清晨,嘉庆帝巡狩出猎就要回来了,大臣们赶往京西白涧去迎接。扮成行商小贩的起义军分东西两路在南沿河、菜市口集合。中午时分,东华门的起义军先攻入宫门,在内应的引导下,在协和门外和清单展开了搏斗。礼部待郎觉罗宝兴发现后,忙命人关闭了景运门,跑进去向皇次子绵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报告,绵宁忙下令取刀枪应战。攻打西门的起义军在太监的接应下,全队50余人都顺利冲进城门,很快打到隆宗门一带,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至今,隆宗门的匾额上还留下了一个起义时的箭簇。
这时,几个起义者己翻越宫墙来到养心殿附近。绵宁手举鸟枪率人应战,等到援军赶来后,儿千人围攻义军六七十人。义军寡不敌众,大多被杀被俘。在大兴县黄衬坐镇指挥的林清,亦被清兵诱捕。李文成率领数千名河南义军前来北京增援,行至道口镇,被数倍的清兵剿杀,李文成自焚而死。经过凡次这样的意外惊吓,嘉庆已经心竭力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庆帝巡幸承德一带。“至广仁岭,犹策马登险,略无倦容……偶感渴暑,抵避暑山庄,积气上奎。”这突然而来的疾病,竟使他于七月二十五日死在热河行宫,终年61岁。道光元年yazi年)三月葬入昌陵地宫。
5.至今仍未打开的昌陵,神秘莫测。
昌陵的整个布局、建筑和泰陵一样宏伟,它有着自己的三大特点:一是隆恩殿的地面与众不同。其他帝后陵的隆恩殿为金砖漫地,唯这座隆恩殿是紫花石铺漫。紫花石又称豆瓣石,产于河南。昌陵隆恩殿漫地的紫花石都是正方形,每边长62厘米,磨光烫蜡,不滑不涩,石面呈黄色,花纹是天然形成的紫色花纹图案,有的状如竹笋、有的似春蚕,亦有的像芙蓉、绒球,很少见,琢磨起来甚是有趣。
二是隆恩殿内的东暖阁佛楼,上下两层。上层有本雕垂花,精湛优美,涂金闪亮。下层的边饰也是朱红底色,鲜丽耀眼。这和其他帝后隆恩殿的规格是一样的。只是多年来兵灾匪乱,明枪暗盗,其他各帝陵隆恩殿佛楼均遭洗劫毁坏,只剩下空阁了。只有昌陵隆恩殿佛楼还能保持许多当初的模样,经历了180多年的时光磨蚀,至今整体完好,色泽鲜明。
三是地宫的结构要比其他帝陵宏大,宝顶比泰陵还要高出几尺。昌陵和泰陵一样,它的地宫从未被盗掘,也就是说自皇帝入葬封门后至今还未打开过。昌陵建筑耗费很大,可地宫里只埋葬着两个,一个是嘉庆皇帝,另一个是他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孝淑睿皇后于嘉庆二年二月便因病去世,因当时昌陵刚动工,还未修好,孝淑皇后的梓宫先放在静安庄暂安殿,直到嘉庆八年十月才奉移到竣工告成的昌陵。昌陵向西三华里是昌西陵,葬着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
昌西陵是在咸丰元年(1851年)开始动工,咸丰年建成,和其他后陵相比,没有方城、明楼和月牙城,因为这是咸丰帝为不是嫡亲祖母而又必须尊奉为祖母的人建造的。但尽管小,有凡处建筑还是颇有特色的,像隆恩殿内的藻井彩画画的是丹凤展翅,独自翱翔,而其他后陵都画的是三朵莲花衬以十八金点的水波花纹。三座门后的北墙是圆弧形,切入三座门前的直墙上,圆形宝顶立于北弧墙前,祭台立于三座门的中门内。宝顶前神道正中嵌有回音石,如游人在此地发出声响,地下可将响声扩大数十倍后传出来。弧墙的两侧是回音壁,如果立于左侧向墙细语数声,在右侧的人附墙,可听到声音如打电话般地传来,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效果一样。
6.道光皇帝梦见穆皇后在汪洋大海中向他呼救,第二天他到陵墓中观察,果然有许多浸水之处,于是这座修建了七年的陵寝就全部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