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皇帝,北京火化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入关后第十代,也是末代皇帝。按兆葬之制,光绪葬西陵,嗣皇帝应葬东陵,但光绪是以侄儿承继伯伯咸丰帝的皇位过继给同治为嗣子当时两宫皇太后发布鼓旨,规定日后光绪有子,再继承皇位。这样,溥仪就成为承嗣同治、兼挑光绪帝的一统。而承同治为主,同治惠陵在东陵,宣统陵墓就应建在西陵。溥仪继位后,陵地定在西陵狐仙楼,此处四面环山,中有小小盆地,山口内易水河潺潺流淌,山口外与崇陵遥相对。宣统二年陵墓工程破土动工,施工一年后清王朝覆灭,宣统陵工程停止。

宣统是光绪之侄,三岁继位,由其父醇亲王摄政。1912年退位‘按清室退位优待条件仍住宫中,1917年张勋复辟,溥仪又当了十二不皇帝。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了大清皇帝称号,将皇室赶出皇宫。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在东北咸立伪“满洲国”,成为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军逮捕,后移交给中国监禁于抚顺。1959年大赦出狱,后任职于全国政协之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为一个公民。最终离开了祖先为他准备好的墓地。1967年溥仪因病去世,火化后骨灰存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
清西陵,祖国大地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使我们能透过历史遗留的斑驳创伤,领略于那永存于世的处处庄严,点点瑰丽,满眼繁华。屹立于这千古传奇的陵寝之上,使我们炎黄子孙能够顺着历史的沧桑来开拓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