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诛戮功臣年羹尧隆科多
据云雍正在登上帝位后,第一件事是肃清异己,巩固帝位。而第二件事,就是杀人灭口。在异己分子仍未肃清之时,先厚待“知得太多”的功臣,以安其心,然后慢慢图之。

在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顾命大臣,多不得善终,而拥立雍正最得力的年羹尧和隆科多,亦不例外。据云雍正在登上帝位后,第一件事是肃清异己,巩固帝位。而第二件事,就是杀人灭口。在异己分子仍未肃清之时,先厚待“知得太多”的功臣,以安其心,然后慢慢图之。
雍正即位之初,与年羹尧甚为相得,且雍正所宠爱的年贵妃,即为年羹尧的妹妹,所以有人认为他们两人因这亲戚关系,早在康熙时代已有联络,而雍正当时亦曾利用年羹尧来监视政敌的行动。到后来谋夺帝位,年羹尧亦有参与计划云云。从故宫遗档中所见年羹尧之奏折与雍正之朱批,可确知雍正即位之初,两人的关系确实是甚为亲昵的。
话说年羹尧见当时之珐琅制品甚美,曾上奏希望雍正赐他一两件,该奏文为:“臣伏睹珐琅翎宫,制作精致,颜色秀丽,不胜爱慕……如有新制珐琅物件,赏赐一二,以满臣之贪念。”而雍正之朱批答复则为:“珐琅之物尚未暇精制,将来必造可观。今将现有数件赐你,但你若不用此一‘贪’字,一件也不给,你得此数物,皆此一字之力也。”而后来雍正朱批年羹尧之奏折,更用到十分亲昵的字句,该朱批云:“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从两人之奏折与朱批的来往看,两人在君臣名分极严之时代,能轻松如老朋友那样,说没有特殊之原因存在,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那么年羹尧如何又招致杀身之祸呢?论者认为年羹尧得势后过于骄横,不可一世,而未能明白古往今来“共患难易、共富贵难”之成例,终于在雍正三年冬被赐自尽。在雍正登基之初,权倾朝野的年羹尧,后来招致杀身之祸,可说与他本人之性格颇有关系。
据野史所载,年羹尧童年时即莱鹜不驯,《清人逸事》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年羹尧七八岁时,随父亲年退龄赴湖北巡抚之任。一日适父出外,年羹尧欲泛舟游黄鹤楼,但由于当时风大,江中浪涌如山,家人百般劝F},但年羹尧就是不听,乃驾舟破浪而行,倾侧颠簸,几次险告及舟。到游完黄鹤楼之后,日基时风更急,而年羹尧一样胃险驾舟而回。
有人怪而问之,年羹尧竟说:“我还年幼,正在力学之时,如我后福无穷,遇险必得救,否则葬身鱼腹,亦了此一生。”故《清人逸事》评他:髻龄之时已如此菜鹜,是以大功虽立,终以跋危伏诛也。
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精通兵法,康熙末年平定西藏有功,获授平西将军印。到雍正元年,平定青海之乱,封一等公。在军事方面,他军纪极严,个人则极为聪明机警。据传有一次大雪,年羹尧乘舆出行,从官数人扶舆而行者,雪片铺满手上,手僵而欲断,年羹尧怜之,下令曰:“去手。”意免其僵冻也,不料从官会错意,竟各自出佩刀自断其手,血滓浑遍雪地。
又一段对年羹尧征西藏时的记载说,有一夜,三更时分,忽闻疾风西来,但转瞬即归沉寂。年羹尧着急呼参将率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事后有人问他何以知道敌人伏在该处,年羹尧答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之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是有人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甚多,估计是贼来潜伏,鸟惊而飞。”年羹尧虽然聪明机警,但在功高震主之时,跋肩骄横,不知“朝干夕惕”,更因写错为“朝惕夕干”而惹祸,被雍正指为大不敬,亦奇也!年羹尧之招来杀身之祸,史书一般都认为是其骄妄所致。
据载雍正二年冬,年羹尧平定青海之乱凯旋回京,公卿跪接于广宁门外,雍正亦为之郊迎,年羹尧与雍正并髻而驰,对百官之伏渴,完全视若无睹,王公有下马问候者,年羹尧也只领之而已。而在雍正之前,亦箕坐无人臣礼。雍正对年羹尧各种骄纵情形,目无朝廷,都容忍他,据说因为雍正之得帝位,年羹尧实有大功焉。但雍正性极猜疑,日夜思杀年羹尧,而年羹尧虽聪明一世,却始终并不觉悟。
渐渐地,雍正对年羹尧奏折之朱批,不若以前的轻松和亲昵,杀机已伏。直到有一次,年羹尧在奏章内把“朝干夕惕”写错为“朝惕夕干”,这是易经中干卦三丈丈辞的意思,雍正便翻脸说年羹尧有意讽刺。后来年羹尧之部下要藏民做苦工,引起叛变,雍正要他报告经过,年羹尧奏说已报,但其实未报。于是雍正指年羹尧说谎,把他免职,降为杭州将军。
据说在年羹尧被降职为杭州将军时,有幕僚劝他叛变,但年羹尧夜观天象后叹曰:“事不谐矣!”终上道驻防杭州。所携财物,多至数十车,随行家人与仆从等更多达千人。雍正闻报,便乘机下令调查年羹尧的财产,而不满年羹尧之大臣,这时就觑准机会,纷纷人奏攻汗。结果查出年羹尧有田地三百顷,房屋千所以上。于是雍正再罢年羹尧之将军职,降为闲散章京。到雍正三年十二月,逮至京师,由议政大臣三法司九卿会审,罪名达92项之多。
终于,雍正赐年羹尧自尽,其长子年富立斩,其他年巧岁以上的儿子则戍极边,其父遐龄及其兄希尧革职免罪,到雍正五年才复用。至此,世人更加相信雍正与年羹尧确有一段秘密,因此杀之灭口。年羹尧被杀后,接着又有隆科多之被清算。他是康熙的孝豁仁皇后之兄,所以在名分上是雍正的舅舅。康熙驾崩之时,大臣承顾命者唯有隆科多一人,而雍正之得到帝位,相传是隆科多使用诡计所致。所以,雍正即位之后,对他恩遇极隆。既袭一等公,授吏部尚书,又与年羹尧同加太保。到年羹尧之狱起,雍正以他维护年羹尧,削太保衔。到雍正四年五月,因其家仆恃势索贿事,发觉隆科多亦曾受年羹尧贿赂,诏罢尚书之职。到雍正五年,被人奏劫藏玉煤于家,经审讯后,所定罪名达41项,拟斩立决,财产人官。
但雍正这时假慈悲,说康熙驾崩之日,大臣承旨者唯隆科多一人,免其正法,于畅春园外造屋三间,作为禁锢隆科多之所。到雍正六年,隆科多去世,雍正更赐金治丧。至此雍正已把拥立他的年羹尧与隆科多都解决了。而雍正的所谓“君臣知遇的榜样”,实在使人感到讽刺和恐怖!
对于解决隆科多,野史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话说田文镜有一幕徐邹某,绍兴人,习法家言,人称邹先生。一日,乌卜莱对田文镜曰:“公欲为名督抚耶,抑仅为寻常督抚?”文镜对曰:“必为名甘抚。”部某即曰:“然则任我为之,公无掣时可也。”文镜问他打算怎样,部某曰:“我将为你草一蔬上奏,内文不能让你见,能信我否?此疏一上,公事成类。”田文镜知他有所恃,答应了他。而部某写好奏折后,洲让田文镜开上名字,送到雍正处,原来是弹幼隆科多者也。
时雍正早有整治隆科多之意,只是内外大臣无人敢言其罪,但邹某早窥得雍正的意思,故敢做此大胆的行为,而果然所料不差,疏上之后,隆科多果然获罪,而雍正此后对田文镜宠遇日隆,据说亦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