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出逃皇帝
阴差阳错,当了皇帝误了国
咸丰帝的星盘是巨门化禄在午宫守命,太阳化权守事业宫,骤眼看来似乎甚好。但事实上,巨门在午宫是为石中隐玉格,虽然化禄,亦不宜独当一面,且会照空劫与事业宫见两恶煞,难怪在位期间,内外患齐来。

咸丰生于1831年7月17日,即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丑时。他的四柱八字是:辛卯、乙未、己丑、乙丑。命理名家徐乐吾认为此造是:“身旺用杀,假杀为权,六月土燥木枯,无水以润泽之,嫌辛金紧克,非统御全局之命也。内乱外患,不亡幸矣!三岁起运,巳运辛亥年廿一岁登基,盖巳丑合,亥卯未全会木局也。在位十一年,至壬辰运辛酉年,辰酉合金克乙冲印,用神伤尽,不禄宜矣。”
若以紫微斗数而论,咸丰帝的星盘是巨门化禄在午宫守命,太阳化权守事业宫,骤眼看来似乎甚好。但事实上,巨门在午宫是为石中隐玉格,虽然化禄,亦不宜独当一面,且会照空劫与事业宫见两恶煞,难怪在位期间,内外患齐来。内既有太平天国起义,外则有英法联军之役,11年间
无时不在兵荒马乱之中,生灵涂炭。而清室自咸丰以后,外患日A}}隐忧极多,已潜伏了灭亡的危机,而接下来的皇帝尽是昏庸之辈,清室的气数至此已清楚地显示走向灭亡了。
咸丰的命宫,更会照到红鸳、咸池、地劫、天姚、天魁、天喜、天械等星,可说桃花甚旺。咸丰帝在内忧外患期间,仍然纵情色欲,以致死于瘩病,享年才31岁,在位仅11年,享柞既短,也属短命。咸丰帝是道光皇帝的孝全皇后所生,据传孝全皇后是为太后以毒酒毒死的。在孝全皇后死后,道光皇帝就已有意立他为皇储,但据说后来不知怎的又想立皇六子。对于立储之事,据说道光皇帝曾一再犹疑不决,心中虽想立皇六子,但对孝全皇后之死始终未能释怀,倘不立皇四子奕泞(咸丰),总觉有些过意不去。而咸丰之终于抵定大局,也是有一段故事的。咸丰之得到帝位,也是用过一些诡计的。不过,这些诡计,自是比雍正夺嫡的手段小儿科得多了。
话说道光皇帝在立储问题上有所犹疑之时,授皇子读书的侍读学士杜受田,与咸丰的感情最好,他极希望咸丰能得传帝位,那么自己就可稳为傅相。所以在道光帝举棋不定的时候,他自然想尽办法要使咸丰得承大统。终于机会来了,道光皇帝命诸皇子到南苑狩猎,杜受田便对咸丰面授机宜,教他如何应对。到围场时,诸皇子兴高采烈地争先驰逐,独咸丰一人呆坐一隅,随从人员亦垂手而立。诸皇子中有感到奇怪者,便走去问他为何不参加驰猎,他只推说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所以不敢驰逐,静坐一旁休息。
猎了一日,各人回宫复命,诸皇子皆有猎物,而皇六子奕诉的猎物更多,人报时面露得意之状。唯咸丰两手空空,别无一物。
道光皇帝见此情形,便怒问咸丰日:“你去驰猎了一整天,为什么一点东西也没有猎到?”咸丰从容察曰:“子臣虽不肖,若驰猎一日,当不是一物没有。但时当春和,鸟兽方在孕育,子臣不忍伤害生命,致干天和,且很不愿就一日弓马,与诸弟争胜。”道光皇帝听到他这样说,立即转怒为喜道:“好!好!看汝不出有此大度,将来可以君人,我放心得下了。”这是说咸丰之假惺惺作态,居然骗得道光皇帝认为他是有度量和慈悲为怀的人。
果然,道光皇帝不久就密书他的名字,藏于金匣之内,立了他为皇储。咸丰嗣位后,他知道自己之顺利得到帝位,杜受田之面授机宜功不可没,便立摧杜受田为协办大学士。一切政务,均常与杜受田磋商,而杜氏之成为咸丰帝所宠信的人物,主因在于曾经略施小计而已!
太平天国,搅碎清帝太平梦
史家认为太平天国兴起之速,是由于当日清朝官吏之腐败
无能,农民生活太苦,洪秀全登高一呼,便聚集了盈千盈万的
农民,以推翻清朝为目的。而太平天国灭亡之快,原因虽有多项,
而主因是在于内让。
由咸丰即位起至宣统三年清帝逊位止,史家称之为清室的衰亡期。在这60年间,内乱不息,而对外战争,无论英法联军之役、中日之役、八国联军之役,无役不败。咸丰登基后,首要的乱事就是太平天国起义。
道光皇帝死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咸丰即位,定次年为咸丰元年。而洪秀全与杨秀清于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在金田揭竿而起,年份虽然仍是道光的年份,但其时道光皇帝已死,咸丰刚登基了数月。由于鸦片战争失败,订立丧权辱国之《南京条约》,国人痛恨清政府之懦弱无能,推翻清朝之思想渐而浓烈。而当时农民的生活亦大苦,欠缺耕地而失业者日多。所以,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登高一呼,失业农民参加者便不计其数。
洪秀全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生于嘉庆十八年,先代以农为业。而洪秀全也非自幼便有革命思想者,他是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上,一再应考落第,然后萌生了推翻清朝、自己做皇帝之J已、。洪秀全幼颇聪颖,父母对他甚为钟爱,7岁就学,13岁为童生,16岁赴广州应府试,落第而归。在乡中设私塾为垫师,教育乡中的童子。24岁时,洪秀全再赴广州参加考试,再次落第。在府试出场后,于归寓途中,见路旁有西洋教士在宣传基督教教义,立而听之,并获赠一些基督教的小册子,但洪秀全携册子返寓后只随手放在一旁,未有阅读。至道光十七年,洪秀全又第三次到广州应试,再度名落孙山。
洪秀全一连三次参加府试,均告落第,抑郁地返回家乡。可能是过度的失望与颓丧,又或者是在回乡路上感染风寒,回家后即大病一场,足足病了一个多月。在病中,洪秀全精神迷惘(现在看来似是发高烧的症状),口中不断胡言乱语。据后来他对人说,在病中曾做了一场十分奇怪的梦:
曾见天神召他升天,到天上,有一老妇把他带到河边,为其洗净全身。又有一群圣者,为他剖腹更换五脏。及后见到一位金色头发的老人,授以宝剑,并对他说可以用宝剑铲除妖魔,救济兄弟姊妹。又有一个身材很高的人,说是他的兄长,细心地教导他如何铲除妖魔,还说可以帮他行事。从洪秀全大病时梦中所见,应是精神恍惚所致,或者是梦幻,本来不足为奇。
但洪秀全病愈之后,竟以真命天子自居,行动与言语与以前不同。他虽然有这样的妄想,只是为了生活,仍不得不继续在乡中担任塾师,每日与小童为伍。渐渐地,五六年后,他这份妄想也随时间消失了。至道光廿三年,洪秀全当时已31岁,忽然又热衷起功名来,再到广州做第四次的府考,不料又再名落孙山。这次的失败,对洪秀全的打击很大,回家后气愤地把书籍抛在地上,‘质激地说:“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自此,便萌起推翻清朝的想法。这时,洪秀全才拿起以前洋教士赠给他的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小册子,如《马太福音》及《耶稣救世记》等书来细阅。
在阅读这些小册子时,洪秀全忽然想起数年前的梦,认为梦中所见的金发老人即是天父上帝,身材高大的人即是耶稣,授以宝剑叫他铲除妖魔,救济兄弟姊妹,是叫他推翻清朝拯救万民。有了这些附会后,洪秀全便果真行动起来。洪秀全最先联络得其表弟冯云山,后再结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并且结拜为异姓兄弟。后创“拜上帝会”,奉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是长兄,洪秀全自称天王,称为次兄。冯云山排第三,杨秀清排第四,萧朝贵排第五,韦昌辉排第六,石达开年纪最轻排第七,金田起事时他才20岁。
太平天国兴起极速,仅两年三个月便攻陷南京,定都其间。时清军屡为所败,太平天国势力所及者达16省、600余城。但太平天国的灭亡亦快,至同治三年即为曾国藩之湘军攻破天京(今南京),洪秀全以服毒自杀收场。由起事而至灭亡,只有14年。史家认为太平天国兴起之速,是由于当日清朝官吏之腐败无能,农民生活太苦,洪秀全登高一呼,便聚集了盈千盈万的农民,以推翻清朝为目的。而太平天国灭亡之快,原因虽有多项,而主因是在于内江。
太平天国建国之初,洪秀全自称为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秦日纲等为亚相。道光三十年夏在金田村制造了大批军械准备起义时,“拜上帝会”内部即已开始勾心斗角。首先杨秀清施诡计夺取中军主将(即统帅)之职,把持教务,以天父代言人自居,勾结萧朝贵等人,扩大自己的势力。
洪秀全与冯云山这两位创教的人,眼见受到杨秀清的威胁,第一步就是将洪宣娇(洪秀全的胞妹)嫁给萧朝贵,称萧朝贵为“帝婿”,以笼络他及提高他的地位,使与杨秀清相等。另一方面尽力培植石达开、韦昌辉、秦日纲等,使他们自成一系,既可牵制杨秀清,又足以抗衡萧朝贵。太平天国一开始即有明争暗斗,终致酝酿成后来的内江而灭亡。太平天国由金田起义而至攻人武汉、扬州,直至定都南京,用了不过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而已,可谓来势极速。但其灭亡也快,清廷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组织了湘军、淮军,分道进攻,加上太平天国的内江,至同治三年,曾国藩破天京,洪秀全死,太平王国便告灭亡。
太平天国之各主将,以冯云山及萧朝贵最为早死,在咸丰二年分别在全州及长沙之役为清军发炮轰击中弹而亡。而内江则是发生在咸丰六年,当时太平军在赣鄂两省连获胜利,且把曾国藩的水师打得七零八落。就在这个时候,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起了篡位之心,出计谋调开韦昌辉、石达开与秦日纲,然后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而与他同谋的是豫王胡以晃。杨秀清计划到八月中旬他的生辰之时,登上大宝,如洪秀全到时不肯禅位,即行杀乏。
不料胡以晃不知如何突然回心转意,向洪秀全告密。即通召韦昌辉、石达开及秦日纲等率师回京救驾。秦日纲离京较近,最先到南京,只是所率部队不多,洪秀全大惊,立恐人手不足,未敢发难,只有等待韦昌辉回来。到八月初,韦昌辉带同精兵数千返抵南京,与秦日纲等黄夜举行会议,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手法,即夜诛杀杨秀清。
当夜韦昌辉与秦日纲亲率精兵,直闯东王府把杨秀清刺死。本来,他们计划是只杀杨秀清及其兄弟的,但韦昌辉兽性勃发,杨秀清部属几无幸免,死亡极众。杨秀清全家被戮,只有幼子一人漏网。这次的内让,使太平天国在天京之力量无形中被削去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内江并不是至此而终止,接着更闹到四分五裂,发生更大规模的自相残杀,使清廷有机可乘,而太平天国之迅速灭亡主因在此。
洪秀全在自己的帝位受到杨秀清的威胁时,通召回京救驾的除了秦日纲与韦昌辉外,本来是还有石达开的。但石达开当时在安庆,离京最远,故回来最迟。而石达开返抵南京之时,杨秀清全家与部属早已被诛戮了。由于此役被杀者甚多,牵连甚广,石达开对韦昌辉表现不满,并责韦昌辉滥杀无辜,嗜杀成性,卒至两人翻脸,不欢而散。
石达开是一位十分机智的人,亦富谋略,与韦昌辉闹翻后,回家细细思索前因后果,深恐韦昌辉先发制人对他不利,黄夜暗越城墙逃走,返回安庆。不料韦昌辉果然心狠手辣,即夜发难,亲携精兵围攻石达开的翼王府,直闯内堂,穷搜石达开而不见,便愤然地尽杀石达开的家属,石达开的妻子亦被众人砍死。
消息传抵安庆,石达开闻耗大怒,决意回京报复,乃急召皖、赣、鄂所属部队集中在芜湖一带听命,准备入京找韦昌辉算账。
而韦昌辉亦同时接获消息,知石达开准备回来报仇,便命秦日纲率领自已的军队去对抗。自己则留在南京部署,由于他的作风比杨秀清更为专擅横暴,在独揽大权之下,渐又引致洪秀全不满。同时韦昌辉又认为洪秀全实在是事事偏袒石达开,终而觉得最好能连洪秀全一并除去。心意已决后,韦昌辉果然做出惊人之举,率兵围攻王宫。洪秀全这时只有全力指挥侍卫与韦昌辉周旋到底,并急召近缺军队人卫。时韦昌辉之大部分军队已随秦日纲去应付石达开,在人力不足情况下卒为所败。结果韦昌辉被杀,后来秦日纲因与韦昌辉属同党,亦被拘处斩。
洪秀全在杀韦昌辉与秦日纲后,便谕石达开回京主政。太平天国发展至此,开国时的功臣名将,大部分战死的战死,被杀的被杀了。石达开奉召回京主政后,不料又遇到猜忌。主因是洪秀全经历了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之造反后,便不敢过分信赖石达开,而且多方防备,暗使其兄洪仁发、洪仁达干预朝政,并暗中监视石达开。而洪仁发与洪仁达是并无任何才干的人,只懂得与石达开为难,并妒忌朝中文武百官对石达开之悦服。
石达开至此,觉得在天京再留下去已于大局无补,也怕遭人暗算。结果率部队回安庆,准备远征。至此,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垂相秦日纲既已被杀,南王冯云山早于起义不久在全州为清兵炮轰而死,西王萧朝贵在长沙战死。东、南、西、北四王无一生存,余者翼王石达开又引兵他去。识者都认为太平天国气数已尽,是走向灭亡之路了。
石达开此行率众约7万人,数年间转战多地,历经赣、浙、闽、湘、桂、黔、鄂、月}、滇等九省。洪秀全屡诏回师,但石达开皆不听命,直至同治二年春,石达开兵分三路进攻四川,抢渡金沙江,人四川宁远府。兵抵安顺场时,投人了清兵罗网,被清兵四面包围。进既不得,退又不能,应战数日,死亡极众。石达开知已无望,便令家属抱二幼子投水而死,自携稚子至清军军营献死。石达开此举是希望清廷能放过他的部属,使他们不至于全被杀戮。
清军把石达开解赴成都,后将其凌迟处死。至此,太平天国的东南西北与翼王全部死亡。石达开死后,洪秀全在天京的情况日益恶劣,朝政日益腐化。之后,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领湘军包围南京。同治三年四月底,清兵攻城更急,天京城内粮绝,洪秀全知大势已去,便服毒自杀,死时年仅52岁。至六月,天京城破,火光冲天,太平天国至此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