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的同治皇帝
同治帝16岁但还是顽皮,而慈禧说同治帝再过两年到18岁就要亲政,只是终同治一生,大权实际上仍是操在慈禧之手。慈禧太后的支配欲极强,不单控制政权,对同治帝的婚姻生活也一样干预。

同治帝于六岁登基,尚在童龄读书期间,据清人的笔记所载,他不任不是一位好学的皇帝,而且喜与小太监接近,日夕嬉戏,无心、于书本。当日被选定为帝师的两人是李鸿藻与翁同和,两人的品学自当可为碑师有余,只是同治帝无心向学,所以,他们纵有满腹经纶,亦难向同治稗传授。
翁同和之日记曾有以下的记载:“嬉笑意气皆全,功课如此,至难着手。”又有慈禧谕:“书房功课耽误,书既不熟,论文多别字,说话不清。……上年已十六,亲政不远,奈何所学止此?督责之词,至严至切。”后面一段是翁同和写于同治十年的日记,时同治帝已16岁,但还是顽皮如一,而慈禧说亲政之期不远,就是说同治帝再过两年到18岁就要亲政,只是终同治一生,18岁后虽云亲政,而大权实际上是操在慈禧之手。慈禧太后的支配欲极强,不单控制政权,对同治帝的婚姻生活也一样干预。
同治帝是于同治十一年大婚的,而选后过程,亦有宫闹秘闻。据说当时慈禧太后属意于侍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而慈安太后与同治帝则喜欢侍郎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结果立了阿鲁特氏为后,而富察氏为慧贵妃。慈禧太后事后十分不高兴,认为同治帝不遵从自己的意思,便开始干涉同治帝与皇后的生活,以致后来皇后人见,慈禧从未假以辞色,渐而至母子之间亦不和。
据说慈禧为了要同治多与慧妃亲近,曾对同治说:“慧妃贤明,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礼节,皇帝毋辄至宫中,致妨政务。”后来慈禧更发展到派内监监视同治帝之行动。同治帝由读书时期开始,而显得有颇强之反叛性,所以对慈禧此举,甚为不悦,以致后来有终年独宿乾清宫之事以作抗议。同治帝之早死,与自己之反叛性格和慈禧太后的专制,多少都有点关系。据野史所载,同治帝本来是相当钟爱自己的皇后阿鲁特氏的,但慈禧则偏爱慧妃。
据说慧妃虽甚为美艳,但举止轻桃,所以慈安太后与同治帝都不喜欢她。而皇后阿鲁特氏,年稍稚于慧妃,貌亦较逊,但雍容端雅,慈安与同治帝都很中意,所以才会不理会慈禧的意思而立了阿鲁特氏为皇后。只是随着慈禧日渐专权,同治帝惮于慈禧之威,不敢常与皇后相聚,再加上慈禧常逼同治帝宠幸其所不爱之慧妃,同治帝便觉得无家庭之乐趣,而有独宿乾清宫之举。但同治帝个性并非甘于寂寞之人,故有内侍引导微服出行之事,甚至到妓寮去纵淫。
同治帝身为一国之尊,自然不敢到外城之著名妓寮去,怕为臣下所见。所以他只有专觅内城之私婚卖淫者取乐。而从行者亦只一二名小内监而已。初时人不知其为皇帝,后来即使知道,亦诈作不知。由于同治帝在那些低下的妓寮寻欢,不幸染上了梅毒。初时同治帝的梅毒疮只见于面,后来蔓延到背部,传太医诊治,太医一见便大惊,知为梅毒发作也,但不敢明言,反而去请命慈禧,问是何病症。不料慈禧传旨说:“恐怕是天花耳。”太医遂以治天花之药治之。同治帝知为药不对症,曾骂太医日:“我非患天花,何得以天花治之?”
太医奏曰:“太后命也!”同治帝无话可说,唯恨恨而已。据说同治帝将死之前数日,下部溃烂,臭不可闻,至洞见腰肾而死。野史对此亦有慨叹,认为中国帝皇自古以来,以色而丧者不知凡几,但死于淫创者,则唯同治帝而已,死时才19岁,是清室最短命的一个皇帝。有关同治帝的奇闻怪事,野史所载甚多,他微服出行除了去妓寮、秦楼、酒馆之外,尚有不少怪事。
话说湖南某举人,居会馆,与曾国藩寓斋相对。一日,方在卧室整理被铺,见有少年人其书斋,就案翻视其文,并以笔墨把他所写的文章涂污,随即匆匆离去。某即询问仆人是何人如此顽皮,仆人说:“那是曾大人之客也,曾大人未回,故信步至你处而已。”后来曾国藩回来,举人即把此事告知,曾大惊曰:“此当今皇上也。”举人闻言大骇,暗幸自己未有做错事,但已不敢人春闹,即日束装回里。
同治帝又曾微服至琉璃厂,购买玉版宣纸,因未带银两,便以袋里的瓜子金抵数,掌柜见非通用物,辞而不受,并嘱店伙随往取银,至午门外,店伙不敢人,弃纸于地上仓皇逃去。翌日,同治帝命小太监带银两去偿付店主。.又一次,同治帝避雨僧寮,见一人潦倒,询其所执何业,其人说出为某家厮养卒,为主人所逐,故托钵行乞,以图果腹。同治帝便问他:“如你这样的人,认为去何处谋生最好?”该人答曰:“最好是粤海关矣。”
不料同治帝即以纸书写一函付予该人,嘱他交步军统领衙门,代为安置。结果该人果然获得职位,赴粤海关上任,遂由此起家云。而同治帝之用人可以如此者,确莫名其妙也。又相传同治帝颇喜看春宫画、秘戏图之类,与翰林侍读王庆祺十分相得。而王庆祺者,生长京师,世家子,美于丰仪,工度曲,能投同治帝之所好。
有一日,内监见同治帝与王庆祺押坐一榻,共低头阅一小册,太监伪为进茶,逼视之,原来是秘戏图,两人看得津津有味,身旁有人亦不觉。由于他们两人十分要好,故甚而有人认为他们两人有同性恋之事,如汉哀帝之与董贤,但此纯为传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