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得宠,寇连材被诛
清朝开国时,由于深明宦官当权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曾定下不许太监问政之例,严加管束。所以清朝历二百余年,都无太监之为祸。到了慈禧太后时代,却出了三位十分著名的太监,其一就是安德海,其二是李莲英,还有一个就是寇连材。

慈禧太后个性十分主观和刚毅,自信}L、也很强,是一个难以侍候的人物,所以宫中上下人等包括光绪皇帝在内,对她极其害怕。她不喜欢太聪明的人,但又厌恶太愚蠢的人,她喜欢聪明乖巧的宫女和太监,但又不喜欢宫女或太监在她面前卖弄聪明。而太监李莲英之终身得宠,既属机警而且亦有前因。清朝开国时,由于深明宦官当权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曾定下不许太监问政之例,严加管束。所以清朝历二百余年,都无太监之为祸。只是到了慈禧太后时代,却出了三位十分著名的太监,其一就是安德海,其二就是李莲英,还有一个就是寇连材。前两人都深得慈禧太后之宠信,安德海出现的时间较早,时两后垂帘听政,慈禧还未独揽大权。安德海因为违反了太监不许出京城之例,虽是奉慈禧之命往南方置办龙衣,然终为慈安太后根据祖例所杀。而李莲英出现的时间较晚,比安德海幸运得多。李莲英本来是慈禧太后之梳头房太监,直隶河间府人,幼失双亲,落拓不羁,沦为无赖,曾以私贩硝矿人狱,出狱后改业为补鞋,而李莲英有一绰号“皮硝李”,就是这个由来。
河间盛产太监,李莲英有一同乡沈兰玉是当内监的,两人甚为相得。而李莲英成为太监,就是由沈兰玉所引进。李莲英以自阉之身进宫,只是一名普通的太监而已,初时并未获得慈禧太后之垂注。有一年,慈禧太后听闻京城流行一种新式的发髻,要梳头房的太监为她梳,但梳来梳去慈禧总是不满意。沈兰玉偶然对李莲英说及此事,李莲英便敏感地认识到这是一次扶摇直上的机会,他随即出宫央人相教,细心观察那种新发髻,反复揣摩。多日后,他学到梳新发髻的技术,然后恳求沈兰玉推荐他为慈禧太后梳头,果然得心应手,慈禧满意。而自此之后,李莲英日渐得宠,到慈安太后去世后,更无忌惮,由梳头房太监晋升为总管,权倾朝野,后来更营私纳贿,无恶不作,奔走其门下而得显位者亦有多人。在最得宠的时候,他常与慈禧一同并坐看戏。当时的规矩是内廷御膳所食余之菜式,由内监享用,于是慈禧遇有李莲英所喜食的东西,多节食来留给他,可说无微不至。
慈禧太后在40岁寿辰时,赏给李莲英的东西甚多,其中有极为珍贵者,如蟒缎福寿等字,待其视若朝廷之大臣然。而当时内自军机,外自督抚,无有不向李莲英送礼者,所以他的私蓄甚厚,据说以千万计。李莲英为人十分机警,能先知慈禧太后之意。慈禧晚年的时候,不喜说话,个性变得乖皮,而李莲英却处处摸得到慈禧太后的心理,凡慈禧每天要用的东西,细微如喜欢什么汤,服什么药,穿什么衣服,李莲英都能早为预备。有时适值李莲英放假,替代李莲英服侍慈禧太后的太监,就经常碰壁,有些太监被慈禧鞭答得体无完肤,故据说当时有很多太监央求李莲英不要放假。
据说有一日,慈禧去奕诉府邸,途中经过李莲英所居之处,见其门上贴有“总管李寓”四字,慈禧站在那里观看良久。李莲英何其机警与小心,马上命人拆去该四字,然后向慈禧察告曰:“小人在内廷当差已久,小内监不谨,妄贴总管等字,我已痛答他,乞交内务府严办,以警余者。”慈禧笑曰:“你已做得很好,何必再交内务府办理。”从此事可见李莲英能窥伺慈禧太后的意思,并且处事小心。
李莲英之终身得宠,除了他本人精乖和善知人意外,相传还有一段故事的。据说咸丰帝于病笃时,颇怕慈禧恃子生骄,而厌恶慈禧之心日大,曾与肃顺言想将慈禧无罪赐死。此事不知如何被李莲英知道,乘夜爬狗洞潜往报告慈禧胞妹奕误夫妇,奕误夫妇翌日即携同同治前往问安,从中排解咸丰对慈禧之成见。致后来咸丰放过慈禧,只书一密谕与慈安太后作为防范。因此,慈禧终身感激奕遗夫妇与李莲英,而先立光绪,再立宣统(都是奕误子孙)或即此因也。而李莲英获宠达50年,恩眷弗替,固由于机警使然,亦因当日报讯有功也。
清末的著名太监除了安德海与李莲英外,尚有一名寇连材。寇连材之出名是因劝谏慈禧太后而被诛杀,以及留下日记暴露了宫中一些内幕所致。寇连材是直隶昌平州人,巧岁即阉了身人宫。初时是慈禧太后梳头房的太监,甚获慈禧宠爱,后来再成为会计房太监。光绪二十一年,慈禧太后对光绪的爱妃瑾妃和珍妃异常刻薄,又劝光绪吸食鸦片,蓄志废立。更令太监李莲英与内务人员在外大放谣言,说光绪如何失德等,作为废立之先声。同时又将大兴土木,修圆明园。寇连材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结果在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亲写一奏折劝谏慈禧,条陈十事,包括请慈禧勿揽政权、归政光绪,请勿修圆明园,请革李鸿章职等,慈禧阅罢大怒,疑有人指使,但见其文理不通,又多别字,再令寇连材背诵一遍,无甚错误,乃知确为寇连材自己所写。
慈禧太后乃亲讯寇连材,并对他说:“你知否祖制规定内监不准言政事?”寇连材对曰:“知之,然事有缓急,不敢拘成例也。”慈禧又曰:“你知此为死罪乎?”对曰:“知之,拼死而上也。”至是慈禧叹息曰:“既如此,不能怪我太忍心矣。”即命交刑部照例办理,结果判斩决。寇连材被带往菜市口,被斩决时,脱手上一碧玉扳指儿赠刽子手,并说费心从速。再以玉佩、金环各一赠给前来相送之内监,然后从容就死,神色不变,死时才18岁。寇连材死后留有一本日记,暴露了宫中颇多内幕,指出光绪备受慈禧虐待,更不准其亲近亲生父母,所以自小就伶仃异常,有若孤儿。又说光绪每日三膳,菜式十余款,罗列满案,然离光绪稍远之菜肴,半已臭腐,盖连日以原撰供也。近光绪之菜肴,多已干冷,致光绪的胃口大打折扣,每食不能饱,有时欲令御膳房易之,则御膳房必奏明慈禧,慈禧即以俭德责之,所以光绪虽贵为天子,而生活实在并不好过!
奕遣虽然处事极度小心,尽量表示自己谦恭和没有野心,连慈禧恩准他们夫妇可乘用的杏黄色轿也不敢用,但还不是完全风平浪静。主因是有些王公大臣见他特受恩遇,自不免妒忌,因而有不利他们的传言。而慈禧对奕1}则亦渐加防范,尚幸奕1}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嗅觉,懂得自卫之道,方能仍在政治浪潮暗涌之中生存。
有人对慈禧太后说,奕滚所住的醉王府,有一古柏,长干被荫数亩,风水家说这是王气,当再出皇帝。慈禧听后马上起了猜疑,一日直趋醉王邱,问奕滚曰:“你崖后是否有一裸老柏树?”奕滚时曰:“是的。”慈格便直到树下,排徊观看良久始去。过了几天,慈禧又再去看,然后时奕滚说:“我园中兴建巨殿,无法选得上好的中梁之木材,此柏树修直达数丈,用以为梁就最好不过矣。”奕该叩首曰:“唯太后命。”结果慈禧就真的下令工匠前去伐树,据说在工匠砍至半途时,树倒而有蛇数十条飞出,其一玫落在慈禧太后面前,把慈禧叮得立即乘车还宫,后来更生起病来而至数日未有视朝。
但另一些书籍亦有记载此事,只是所说颇有出人,据《末代皇朝秘录》所载,是说慈禧因为听人家说,醇亲王府之出了皇帝,是因为醇王府的妙高峰坟莹内有两棵大白果树,而大白果树下又葬了醇亲王,“白”、“王”二字合起来正好成了一个“皇”字。结果慈禧就命人把两棵白果树锯了下来。同时更传出在锯树时,从树身窜出了很多蛇来,后来更有人牵强附会地说义和团便是那些蛇精所化。以上的传说,不管孰真孰假,都是说明慈禧对奕遣已有嫉忌之心。所以若非奕1}机警和懂得自保,则极可能祸及己身了。同时更传由于上述风水的故事,致慈禧对光绪也起防范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