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被慈禧操控的婚姻
光绪选立皇后时,慈禧太后早已大权独揽,时慈安太后亦已去世,所以她不容光绪学同治那样违反自己的意思,选立其他女子为皇后。

慈禧太后的支配欲望极强,对同治与光绪都严加控制,不单只控制政权,而且更干预他们的婚姻及婚后的生活。同治因为早死,死时才19岁,没有子女也并不出奇。但光绪死时已接近40岁,依然没有子女,而他又不若同治的喜好寻花问柳,所以就有隐约的传说是慈禧命太医给光绪吃了某些药物,使他绝嗣,日后便可以随自己意愿去择立皇帝,使之成为傀儡,政权便仍集于一身。
同治去世之后,他的皇后因不堪慈禧太后的虐待自杀而死,前文已有述及。至光绪选立皇后时,慈禧太后早已大权独揽,时慈安太后亦已去世,所以她不容光绪学同治那样违反自己的意思,选立其他女子为皇后。慈禧太后强迫光绪立她的胞弟桂祥之女做皇后(即隆裕后),而把光绪所爱的女人立为珍妃。由此,光绪与隆裕后便成了怨偶,光绪由始至终都不喜欢隆裕后,而隆裕后在慈禧太后的庇护之下,不过是虚有一个皇后的名衔,实际却是守了一生活寡。
慈禧太后最不讲理的地方是,她竟然认为光绪不与隆裕后亲近,是因为珍妃的阻隔。所以,珍妃人宫后一直未曾好过,被慈禧太后迁怒之后备受虐待,常加鞭答,甚至要她去衣受杖,尽可能地屈辱她。在慈禧太后的眼中,大概认为除去珍妃,光绪就会宠爱隆裕后,而她由始至终都不明白男女之情是不可勉强的。珍妃一再为慈禧太后折磨,身为皇帝的光绪虽然甚爱珍妃,但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在慈禧面前更不敢袒护珍妃。据说光绪有时积郁过甚,便会以内监来出气,痛打内监和击毁宫中杂物等,作为发泄。日积月累,积怨更深,而致日后两人势成水火,引致戊戌政变权力之争。
而珍妃的结局,是被慈禧所害。在八国联军攻人北京后,慈禧太后出走之时,就命人把珍妃推人井中,活活地淹死。对于珍妃之死,野史有颇详细之记载:据说珍妃是个性急的人,但十分聪慧,很得光绪的欢心。而珍记年幼时在家中读书,老师是文廷式,所以珍妃颇通文史。后来珍妃入宫,屡向光绪提及文廷式这个人,后来文廷式便成为侍读学士。在中日之战时,文廷式曾联合朝臣上硫,请起用恭王主军国事,当时慈禧太后已大权在握,对恭王早已硫远。光绪极力希望能起用恭王,内监就传出谣言,说这是珍纪的主意,太后闻言大怒,除杖珍妃外,还把她囚于三所,仅通饮食,珍妃之兄礼部侍郎志锐,则被请乌里推苏台。光绪由此而郁郁寡欢。到八国联军于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将要攻入北京之时,慈禧太后身穿夏衣,杭便髻,光绪则穿青绸衫,与皇后等人准备逃走。临行时,慈禧太后命内监总管崔莱把珍记从景运门外的三所牵出来,对她说:“你年尚轻,今土匪渐起,倘遭污,莫如死。”说罢便命内监崔某用毡才‘爹纪包起来,推入井中。
到翌年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后,慈禧太后回奎,当日把珍妃推人井中的内监崔某仍当总管,慈禧太后这时却假惺惺地说:“我当日说珍妃遭乱莫如死,并非说一定要把珍妃置之死地的,只一时之言而已,而汝便即行把珍妃推人水井中,所以这次回京后,每次见汝都觉得心坪坪跳。”到后来,慈禧太后便借此把崔某调到别处,而升李莲英为内监总管。更有野史所载说慈禧太后此举,是因慈禧回京后在宫中常见鬼,是珍妃的阴魂不息也,因此把崔某摒斥远处。不久,再从井中起出珍妃的尸体,把她安葬在京西田村,闹鬼之事方平息矣!后来著述《崇陵传信录》的悍毓鼎有诗悼珍妃云:“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裳与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