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风水探秘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举世闻名的风水圣地,同时也是三僚杨公风水形势派巅峰作品。明十三陵为什么会选择建在那里,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山川河流都符合风水师心中所向往的那种龙、砂、水、穴相配相合的场景。
十三陵的龙脉:
杨公风水术认为,卜选灵地,第一个要素就是"觅龙"。朱棣之所以选天寿山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壤",自然是由于这里"龙脉"极好的缘故。十三陵的"龙脉"好在哪里?风水术认为, "龙脉"优劣,可以从"祖"、 "干"、"格"三方面来辨别,并且进一步提出: "龙之正余以祖辩, 龙之大小以干辨,龙之贵贱以格辨。"那么,天寿山龙脉的祖"、 "干"、 "格"又怎么样呢?
天寿山是军都山脉的一支,军都山是燕山山脉的一支,燕山山脉是太行山的余脉, 而太行山又通过祁连山、阿尔金山与风水术中的"山祖"——昆仑山连接在一起。换句话说,天寿山"龙脉",发源于昆仑,昆合山是长陵主山天寿山的"太祖山"。因此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一太行山一燕山正是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北干龙所在。选天寿山为长陵的主山,正是遵循了形家"大凡寻龙要寻干"这一传统的做法。龙脉发源昆仑,出身正统,祖为高祖,干为主干,自然品格高尚,尊崇无比。
燕山由西向东延伸, 其中段主峰为云雾山 。 军都山从云雾山南方的云蒙山主峰发脉,沿南偏西方向透迤而下,大体到十三陵北20公里的黄花城附近,分为三支:其右支(军都山主脉)仍按原来的南偏西方向延伸, 一直到八达岭的关沟,其余脉大峪山、虎峪山等构成了陵区西边的右护;其左支(蟒山)向南偏东方向延伸,构成了陵区东边的左护;中间一支较小,由北而南,直达陵区,这就是陵区的主山天寿山了。 军都山、蟒山、 天寿山,与燕山一道,构成了颇似汉文"太"字的山形体系,这就是风水家梦寐以求的最佳风水格局。
从地图上还可看到,从昆仑山到天寿山, "龙"可以分为七大节:昆仑山一节,阿尔金山一节,祁连山一节,太行山一节,燕山一节, 军都山一节,天寿山一节。脉络非常清晰。根据形家理论, "龙"每经一次"剥换",就会更加年轻,更加生气勃勃。天寿山龙脉,从昆仑发源,万里奔腾,七次"换剥",生气充盈, 自非寻常气脉可比。
十三陵的主山:
长陵的主山是天寿山。在风水家眼中,天寿山是一座形态雍容、无比尊贵、十分完美、不可多得的主星。天寿山之完美,除了上文所说的发脉昆仑、出身正统、流长源远、生气蓬勃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它处于陵区北方正中"北辰"星的位置上。形家觅龙,还要对周边山峰的形象位置与天上的星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杨筠松在《撼龙经》中写道: "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 峰以星名取其头, 星辰下照山成形," 依据山峰的位置,他还引人"九星"的概念。所谓九星,其实就是九种不同形状的山头,被取名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这些星峰,有的主福,有的主祸,人们必须细加参详。 "九星"加"北辰",十种星峰形势中,北辰(即北斗)是最主要的。北辰为天下至尊之星,又称"紫徴垣星局",非帝王不能享用。杨筠松还道: "北辰一星中天尊,上相上将居四垣,天乙太乙明堂照,华盖三台相后先。此是万里不得一,此星不许时人识,识得之时不用藏,留与皇朝镇家国。"天寿山如此尊贵,如此难得,白然只能留与明成祖享用了。
天寿山不仅处于"北辰"的位置,且山体周正,巍峨高大,如御屏一样矗立于陵后,横空出世,俯览群山,确有君临天下、 驾驭群臣的气魄和成严。 天寿山是一道笔架形的山脉, 中峰最高,东峰、西峰次之, 三台并起,回出诸山,这又合于紫微垣星局中"三合"的星峰形象,它与护砂和朝案山中的上将上相、天乙太乙、左辅右弼相结合,共同组成了与形家"九星"学说相妙合的风水格局。天寿山最为珍贵之处,还在于长陵等穴后来龙(落脉)逶迤长远,气象万千。
南唐何溥在«灵城精义»中指出: "龙之贵贱以"格"辨。夫龙何以分贵贱也?如龙之体势,或以五脑,或以三台, 或以华盖,或以玉屏,或以法轴,成何规格则不论,龙之二三五节,或长或短,而有此状样,便以资论也。要之以穴后一节为主。廖公云’穴后一节为龙格’,是已。"这就是说,来龙或者称落脉(即"穴后一节"),是决定龙之贵贱的决定性因素。
郭璞在«葬书»中也对"四灵"提出如下要求: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朱雀翔舞,玄武垂头。元郑谧注: "垂头,言自主峰渐渐而下, 如欲受人之葬也。"长陵背后的天寿山主峰, 确有一道落脉,由高及低,迤逦而下,直至长陵穴地。这邀长龙, 长约3公里, 蜿蜒起伏,左右盘旋,形态生动,气象万千,无论其长,拟论其态,确属罕见。更有奇者,是长陵背后的小山包(来山),峦头浑圆,形如覆釜,五行属金,形家目为金星峦头,越发尊贵无比。
根据风水术,天寿山如此完美, 不惟明陵, 即包括清东、西陵在内,也未有与之相匹者也。
十三陵的龙虎与朝案:
十三陵中每一座帝陵, 都有自己独有的龙虎与朝案。 我这里所讲的,是长陵或者说是整个陵区的大势龙虎与朝案。形家认为,十三陵的大势龙虎有两重。即由军都山、蟒山组成的陵区龙虎,和由燕山、 太行山组成的外层龙虎。在讲到十三陵龙脉的时候, 我们曾说过, 军都山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到黄花城附近分为三支。其中间一支,由南向北进入陵区,这就是天寿山龙脉。由黄花城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军都山主脉, 一直到八达岭的关沟,构成了"太"字形风水格局的右边一撤,这就是十三陵西方的虎砂。军都山向东伸出的两道余脉大峪山、虎峪山,构成了陵区的西部围垣。由黄花城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左支山脉叫做蟒山, 构成了太字形风水的左边一捺,这就是十三陵东方的龙砂。由蟒山向西伸出的两道余脉阳翠岭和潭峪岭, 构成了陵区的东部围垣 。
应当说,蟒山和大峪山、虎峪山作为天寿山陵区的青龙、白虎是无可挑剔的,首先,它们与主龙天寿山同出一脉,围护严实,这要比出自他脉的龙虎要高贵得多,其次,二山相对陵区中轴线(长陵神道)极为对称。再次,二山都较天寿山略低, 且自天寿山向左右依次降低, 对主山有弼辅之情, 无逼压之态。另外,二山起伏逶迤,气势磅礴,大大增加了陵区威严与肃穆气氛。
风水家认为, 天寿山陵区在蟒山、军都山之外还有一重龙虎,这就是由燕山和太行山组成的外层龙虎。燕山为蟒山之外的大型山系, 太行山为军都山之外的大型山系, 二山与蟒山、军都山的关系,犹如外兴安岭和大、小兴安岭的关系。
天寿山陵区有两重案山,三重朝山。第一重案:天寿灵山。第二重案:为虎山、龙山、汗包山等陵区南方诸山。三重朝山: 则是陵区之外西、南方向的凤凰山、北京西山和太行山。登天寿山南望,远朝近案,前呼后应,如诸神朝元,层层围裹, 更增加了陵区的王者气象。由于陵区南方朝案山的护拥, 整个陵区的山系就不再是太"字形格局,而是"态"字形格局了。长陵就处于"太"字一点之下的位置。
如果将主山、龙虎、朝案都计算在内,就可以发现,天寿山陵区周围是八面环山的: 北方是天寿山, 东北方、东方是蟒山,西北方是莲花山,西方是大峪山,西南方是虎峪山,东南方是汗包山,南方是龙山与虎山。这种"八面环山"的态势正是风水术特意要求的 。
帝陵风水为何要"八面环山"?当然是为了"藏风聚气"。十三陵诸星咸备,无砂不美。清人梁份在«帝陵图的 中这样写道:陵区之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宏,内则蟒山盘其左,虎峪居其右,风凰翥其南,黄花城、四海冶拥其后,外则西有西山,东有马兰峪,群峰罗列,如几如屏,如拱如抱,如万旗簇拥,如千官侍从",真是天设地造的一个风水大格局!
十三陵的水流:
风水理论认为, "吉地不可无水", "地理之道,山水而已" 。 相度风水须观山形, 亦须观水势 。 有的风水家甚至提出了"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等原则。
风水家之所以注重 "水法", 首先是因为水与生态环境及地气、生气息息相关。 "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 "无水是无生气也"。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其次,防备水害。洪水漫散,冲射穴场,淘蚀堤岸,侵淹棺木,历来视为大患,自然不可不虑。是以"水流奔走不见回头环顾, 决不结穴, 直至环转回顾之处, 方是龙脉止聚。"无论阴宅、阳宅,总以水流三面环绕缠护为吉,谓之"金城环抱" 。
水的景观作用与审美价值, 也是风水术注重水法的又一原因。孔子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正表达了人们山水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哲学。山主静,水主动,山为阴,水为阳,山水交会,方是阴阳相和,动静相济。故"山称水,水称山,二者不宜偏胜" 。
旅游者初到十三陵,往往只注意到山形,而没有注意到水势,其实,十三陵也是非常注重"水法"的。十三陵的"水法"与"山法",都有三个层次。山法的三个层次是蝉翼龙虎、股肱龙虎和大势龙虎。水法的三个层次是虾须水、龙虎水和朱雀水。它们是彼此相称的,当然,无论哪一层次的水流, 都是要讲究环抱与交合的。
十三陵地区的山脉,属于中生代末期隆起的中年山系。15 亿年以来,经过几次构造运动, 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水流的作用,将它们切割为许多块状山地。山块之间,或大或小, 都有一条水流。据史书记载,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群山青青,流水淙淙。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不断干旱,陵区之水, 几近断流。有些山涧,早已干涸,只有在雨水季节,依稀可睹当年风采。十三陵的地势,总的来说,西北高而东南低,故陵区之水,多向东南流出。
陵区内的主要水流, 有以下六支:
德胜口流水, 为陵区第二大流水, 发源于延庆县八达岭以北山区, 经三岔、 沟崖和德胜口进入陵区, 在七孔桥西与其他陵水汇合, 向东南流人十三陵水库。
锥石口流水, 为陵区第一大流水, 发源于延庆县军都山东麓,沿锥石口进入陵区,在七孔桥西与德胜口流水汇合,向东南流入十三陵水库 。
上下口流水,发源于陵区北方山区,经灰岭口、贤庄口进入陵区,在泰陵前与锥石口流水汇合,向东南流。入十三陵水库。
献陵沟流水, 发源于献陵北方天寿山南麓, 由北而南流经献陵东侧, 在长陵西南1公里处与老君堂流水汇合。老君堂流水,发源于长陵东北方山区,经老君堂口。流入陵区,在长陵西商与献陵沟流水汇合,向南在七孔桥西与德盛口流水流入十三陵水库。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以上几条水流,决不散乱,它们两两交汇,自然而然构成了几个陵区的龙虎交合水。 对照上面的十三陵分布示意图不难看出: 德胜口流水与锥石口流水构成了昭陵、 定陵的龙虎交合水,锥石口流水与上下口流水构成了泰陵的龙虎交合水,上下口流水与献陵沟流水构成了茂陵、 裕陵、庆陵和献陵的龙虎交合水,献度沟流水与老君堂流水构成了长陵的龙虎交合水,老君堂流水与德陵沟流水构成了景陵、永陵的龙虎交合水。当然,康陵和德陵也有龙虎交合水,只不过较小而已,德胜口流水位于陵区偏商, 由西北向东南, 横贯整个陵区,毫无疑问,它就是十三陵的朱雀水。
风水除了要求八字水、朱雀水和水流的环抱交合外,对水口也有特别的要求。无论天门地户,都要山重水复,不见水口为佳。十三陵的六条水流,发源于后龙山区,弯弯曲曲,流入陵区,天门大开而缠护周密,形态几臻完美。就是地户,也是水裏山缠,罗城周密,大转大折,无可挑剔。十三陵之内,诸水朝宗,在七孔桥西,汇做一股,其总出口位于陵区东南的东山口(今十三陵水库的拦洪坝一带)。这里,蟒山、汗包山雄峙左右,如捍门卫士,口内有平合山遮挡于前,口外有影壁山拦截于后,使原来的东流之水,转而南行,正合于风水之说。
小水夹左右,大水横其前;弯环屈曲,合抱来龙;天门地户,重重关锁。天寿山诸陵的水流恰恰都符合形家要求的这种格局。
十三陵的明堂:
十三陵是帝陵,对明堂的要求十分讲究, 一般说来,每座帝陵,都有小、中、大三重明堂,小明堂在蝉翼砂山和虾须交合水之内, 即陵宫所在之处;中明堂在股肱砂山和龙虎交合水之内,大明堂在大势龙虎、案山和朱雀水之内。小明堂是皇帝白己办公的地方,相当于太和段上皇帝的宝座和御案;中明堂是重臣朝拜的地方,相当于太和殿内的厅堂;大明堂是群臣跪拜的地方, 相当于太和殿前的广场。
从风水术方面讲,明堂的作用是藏风聚气。从伦理学角度讲,明堂的作用是明辨上下,统率群臣。从景观学角度讲,三重名堂层层递进, 起到的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作用。以长陵为例,小明堂是陵宫本身,中明堂是股肱砂山(阳翠岭与大裕山)和龙虎交合水(老君堂水与锥石口水)抱合的范围,而大明堂,则是其大势龙虎(蟒山、虎峪山)、案山(天寿灵山)和朱雀水(德胜口水)共同合围的广大面积。
进一步研究表明, 除思陵之外的十二陵,其小名堂是各自独有的。其中明堂有的是独有的(如泰、康二陵),有的则是几个陵所共有的,如献、庆、裕、茂四陵与长陵共用,定陵与昭陵共用, 德陵与永陵共用,但是其大明堂却都是共同的, 即长陵的大明堂。这与总神道与分神道的格局相似,同样表达了这些皇帝既各自为政而又血脉相连的宗法礼制关系 。
十三陵中的献、庆二陵,其小明堂极为特别,分为内外两处,享殿在前,宝城在后,这是由于龙山先到穴区,充作近案,堂局狭小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办法。在历代帝陵中,这种格局还是绝无仅有的 。
十三陵的穴位与陵宮朝向:
风水家点穴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求穴后主山出身正统, 脉络清晰,形体周正,雄伟挺拔。长陵主山天寿山,泰陵主山笔架山,永陵主靠阳翠岭,定陵主靠大裕山,都是拔地而起,横绝云巅。其他各陵,莫不如此。惟有思陵的靠山,低缓无形,没有一点气势 。
其次,自主山有一来龙,奔涌而下,直至穴前,即所谓"玄武垂头"。落脉要求长大蜿蜒,起伏有势,这一点各陵就不同了。较而言之,长、献、景、永、昭、定、庆七陵来龙较好,裕、泰、茂、德四陵次之,康、思二陵最差,几无来龙可言 。
其三,穴位须顺承脉向而扦,且点在来龙"脉止形尽"之处和二水交度的范围之内。这也有许多例外,例如定陵就不是顺承脉向而扦的,德陵的穴位既不在"脉止形尽"之处,也不在二水交度的范围之内。
其四,周围砂山环护,二水交合,朝案耸立,明堂宽阔。这一点,各陵自成格局,毋须待言。正如宣统元年,清民政部左侍郎乌珍奉命察勘十三陵后所说的那样: "凡山势, 由甲陵望乙陵疑其地逼侧或旷阔而无所藏, 及履其地, 水抱山环, 无不自具形势。"
其五,开穴地点应当平夷如掌,土色光瑞,水质甘甜,草木丰盛。天寿山诸陵情况也都符合。值得注意的是,穴位的选定,往往不是哪一条因素单独的作用, 而是各种因素综合权衡的结果。一般而言,左护多的必为左穴,右护多的必为右穴,龙山先到,则减龙而饶虎,其穴必左;虎山先到,则减虎而饶龙, 其穴必右。穴左,则取左山为关,须右边水过宫锁断,所谓阴锁阳关也;穴右,则取右山为关,须左水过宫锁断,所谓阳锁阴关也。
明陵对方位的要求不甚严格(由于龙、砂、穴、水的限制,多数情况下也无法严格),只要大体上坐北朝南即可,坐南朝北却是万万不行。十三陵中,长陵的朝向较正,为南偏西9°,较偏的永陵为南偏西53°,定陵是南偏东54°,而最偏的陵则是南偏西88°,几乎是坐东朝西的方向了。
(结语)
风水是天生丽质的,大自然是鬼斧神工的。风水师不是风水的创造者,而是风水的发现者。要问是什么造就了明十三陵,不是风水、不是皇帝、是自然和人文共同造就了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