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很讲卫生
中国的文明史始于夏朝,而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处于蛮荒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人们的生活质量极为低下,也就根本没什么个人卫生可言。那么,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重个人卫生的呢?据现有的史料、出土文物和医学典籍显示,大约是在商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十分注重个人卫生的保持了。
晨起要刷牙
公元前3000年,中国人已经开始注重口腔卫生,懂得保护牙齿了。《礼记·内侧》中说,“鸡初鸣,咸盟嗽”,可见古人晨起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盆洗、漱口。古代的“漱口液”都有哪些呢?据考证,古人的“漱口液”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温水、盐水、茶、醋、酒等,有时也直接用青盐擦牙。至唐代,人们开始使用杨柳枝来擦齿,以帮助拭去残留于牙齿上的食物残屑,有些人则直接用中指拭齿。自唐末到北宋末年,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牙刷刷牙,这种清洁牙齿的方式不仅更能保持牙齿的清洁,而且有助于保护牙齿,此时人们已经懂得在牙刷上揩齿药以养护牙齿了。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诸色杂货”一节中,列举了一系列当时货郎沿街叫卖的小商品名目,其中就有“刷牙子”一项,可见当时民间使用牙刷已经十分普遍了。
宋代时期,士大夫们已经普遍自制兼具药性和香料作用的原始牙粉。北宋大文豪苏轼曾以获荃和松脂为原料,配置了一款牙粉:他将两种材料晒干捣末,然后用小筛子筛细,装瓶备用。不过,这种牙粉不能揩于牙刷之上,只能单独调于水中,用于漱口。北宋科学家沈括也有独创的牙粉“秘方”:苦参晒干捣末,小筛子筛细后,装瓶备用。沈括的牙粉不是用来漱口的,而是与牙刷配合,直接用于刷牙。至明清时期.牙刷使用的普及率更高了,而牙刷、牙粉的种类也十分繁多。
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
在中国,有一个古老的节日叫做“上巳节”,该节日是专为洗浴而设置的,号召大家在春天里洗浴祛病。西周时期,人们为沐浴定了一套礼仪,《诗经》中有“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的诗句。周代人对沐浴周期是有时间规定的,《礼记》中说:“五日则钾焊汤浴,三日具沐。”意思就是要求大家:每五天洗一次澡(浴),每三天洗一次头(沐)。由于沐浴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所以沐浴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并发展出了相应的礼仪,而不仅仅是一种洁身净体、润肤养发的生活习惯。
汉代的人们不仅沿袭了古人的沐浴定制,而且还意识到了沐浴更重要的作用—祛除疾病,即“头有创(疮)则沐,身有疡则浴”。《汉律》中甚至有“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的规定,也就是说汉代的官员每工作五天后休一天假,让他们洗个澡,而这便是古代所特有的“沐休”制度了。到了唐代,这种五日一休的制度又改为十日一休的制度,也称为“休洗”。据《礼记·玉藻)所载,古人沐浴后要用精细和粗糙两种布巾擦拭身子,之后再用干净的热水淋身,之后披上专用布衣,等身体干了以后再换常服,其间还常常会饮用一些饮料止渴。
古人沐浴之时,不止用清水,往往也会使用其他一些物品,以助清洁。比如,古人洗头时就常用淘米水和皂荚去油污;洗澡时则用淘米水、澡豆、草木灰、肥珠子等除污渍。条件允许的人家,还常常在沐浴汤中加人中草药、香料等,可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滋润肌肤、增加体香的功效。唐代名医孙思邀在《千金翼方》中就记载过此类澡方。
。在汉代之前,每家每户都自备有盆、桶等沐浴工具,大家都在自家洗澡。汉代时期,一些寺庙中开始出现大浴室,如始建于东汉的陕西扶风法门寺遗址中,人们就发掘出了一个可日接待千人的“浴室院”。唐朝时期,都城长安建有“浴室门”,专为贵族阶层服务;开辟了温泉沐浴处所,如唐玄宗曾赐给杨贵妃的临撞温泉宫。到了宋代,由于经济繁荣,老百姓也能进澡堂了,当时出现了专为平民开放的“混堂”,并且这种澡堂一直延续至今。宋代人十分喜欢澡堂,就连苏东坡也十分眷恋澡堂,他还曾为此写了两首《如梦令》。元代时期,人们依然热爱澡堂,马可·波罗曾为此惊叹不已。清初,公共浴室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了,几乎与现在的没什么两样,除了设有专门的贮衣柜外,还设有专门负责为顾客擦背、按摩的服务人员。
衣服勤洗换,仪容重修饰
中国古人十分注重个人卫生,不仅指洗澡方面,还指勤换衣服方面。《礼记》载“疾病,内外皆扫,彻裹衣,加新衣”,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十分注重服装整洁,特别是患病之人更会注意。唐代人还提出了私人物品不与人同用的卫生要求,《千金月令》中就有“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记载。宋代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强调,“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烷洗”,又说‘旧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虱”,这说明宋代人已经十分注重衣服的换洗。
除了服装外,古人还十分注重个人仪容。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桂花油、发蜡、胭脂、香粉、珍珠霜、香袋等来修饰仪容,而且从上至下每一个部位所用的物品都不一样,十分考究。关于古人珍惜仪容的考证,从甲骨文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甲骨文中的“若”字,就是一个人在洗头后梳理头发的样子。古人对头发很爱惜,也十分注重头发的整洁,平时在梳理好头发后,还要将其挽成髻,并用发笋固定,之后以帛包好,戴上冠,这才算打理好头发。在古代,如果一个人头发乱糟糟的,就会被视为生病了,或是遭遇到了某种不幸。
如厕必去上衣,下必院手
《童蒙须知》中有一句话,叫做“凡如厕必去上衣,下必烷手”,强调上厕所前脱去上衣,以免弄污衣服;便后要立即洗手,注重卫生。可见,古人十分注重如厕卫生。在中国,厕所起源较早。厕,即“侧”之意,说明它是建筑在主体建筑侧边较偏僻之处的建筑物。秦汉时期,厕所大都建筑在猪圈旁,两者的排粪池可以相连,方便积肥及处理。当时的粪池往往很深,所以常有人不慎掉人厕中导致死亡的例子,如《左传·成公十年)中就记有一例:“晋侯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到了魏晋时期,骄奢之风一度盛行,贵族们便在室内设豪华厕所,《世说新语·汰侈》中就有详细记载,说当时石崇家的厕所十分豪华,厕所内有十多位穿着华丽的奴脾服侍着,使得很多客人“多羞不能如厕”。
古人多着长袍,上厕所时往往不太方便,因此在如厕前多会除去长衣,所以古人又称上厕所为“更衣”,所以《论衡·四纬》中才会写“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在汉代以前,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贵宵,都是在厕所解决排泄问题的。但是,自汉高祖刘邦往大臣的帽子上撒尿后,后世的皇族多半不再上厕所了,而是靠便器来解决问题。据《西京杂记》所载,汉代宫廷中有一种被称做“虎子”的东西,其实就是玉制的便器。当时有专人负责拿着“虎子”守候在皇帝身边,以方便皇帝随时使用。到了唐朝时期,为避讳李唐宗室先人“李虎”之讳,人们便以“兽子”或“马子”替代“虎子”之名,再后来又改为“马桶”了。到了清代时期,便器的使用已经极具人性关怀特征了,清宫里皇帝与后妃们使用的便器为“官房”,使用时只要传唤一声便可。这种“官房”有椭圆形、长方形两种形式,以木头、瓷或是锡制成,“官房”周围精雕细刻,甚至婆金嵌宝,制作精良,坐在上面也极为舒服。与现代的马桶相比.它仅输在不能冲水而已。
在古代,人们在如厕之后往往用“厕筹”来做如厕的卫生用品,连帝王也不例外。所谓厕筹,即木头片或竹片之类的东西。事实上,早在东汉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发明并使用纸张了,但由于古人“敬惜字纸”,所以始终不肯以纸张来做卫生用品。直到元代之时,蒙古统治者不受华夏礼法约束,开始用纸张代替古老的厕筹使用,从此之后,中国人如厕时才逐渐将纸张作为卫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