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三僚网】中国专业的风水服务网
婺源县豸峰成义堂
正如婺源选择村址必依山傍水或面水临山,常见溪流要么环绕村庄,要么穿村而过一样,此地的宗祠也多建在景色宜人的溪边,溪流弯环而气脉凝聚,山明水秀而地灵人杰。
群山相依、碧水相伴的豸峰村,原名“寨峰”。传说,北宋末年,潘氏氏族择址开基寨峰山下,并以山名为村名。到元末明初,村子发达起来,人才济济,居官者颇多。不料,有朝廷官员路过此地,闻其名,观其形,疑有安寨谋反之嫌,便密报朝廷。幸亏豸峰村朝中有人,快信通报村里,待朝廷派兵赶到时已不见了所谓“寨峰”。族人以靠山形似豸冠,即古代执法官所戴之冠,改村名为豸峰。在当地方言中,“寨”与“豸”同音。一字之改,使村庄避免一场灾难。
豸峰的村址负阴抱阳,左辅右弼,有“回龙、文笔、笔架”之形。这些具有文化含义的山水景观,总是与宗祠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一了宗族对文运亨达的期望。因此,在那叫做桃溪的溪边,建有两座祠堂。沿着山林和溪水共同勾勒出来的曲线,一拐弯,就可以来到柳暗花明的祠堂前面。
建成于同治年间的成义堂,是豸峰潘氏六房支祠中的一座。当时六房后裔中有兴来公一脉,家境富足,出钱兴建成义堂。这一时期,劣峰经济最为发达,建成后的祠堂自然是精雕细琢,尽显奢华。此祠形制颇有特点:平面基本保持中轴对称,人口两侧建有八字照墙,门屋为顺应沿河地势,与主轴线偏转了一个角度。进人门屋后的第一进庭院,由四面高墙围合成一个封闭空间,院内没有廊房,两侧有小门可通附院。祠堂正面墙上用砖雕砌成三开间牌楼式门楼,上刻“通奉大夫晋三公祠“。祠内,前为四水归堂的庭院,三面围廊,后为两层高的寝殿,与一般宗祠不同,成义堂没有享堂,而改为扩大的廊间,礼祭时原应放在享堂内进行的活动却移到了寝殿楼下。寝殿是整座建筑最为华丽的部分。令人不解的是,寝殿是缺了一角的矩形平面,不知是受周边建筑限制,还是出于风水的考虑。祠内建筑细部装饰丰富,仅斗拱就有米字形、斜拱等近十种,梁垫、柱础等处多有深雕、透雕的木雕,寝殿底层正面月梁两端的雀替是两只木雕倒趴狮,大厅天花正中以螺旋形斗拱构成覆钵藻井。一个个桦头相扣的精致斗拱,仿佛太极图一般,被一种神秘力量所主宰而微微旋转。仰望这覆钵藻井,令人精鹜八级,心游万初,能感受到茫茫天宇间阴阳二气所构成的生命律动。
成义堂又称通奉大夫晋三公祠。所祀祖先名宝元,字汝珍,号晋三。他生于乾隆年间,家境贫寒,祖居坐落穿下湾水塘草屋,然而,他从小天赋聪敏、勤奋,青年时期为摆脱贫困而经商,以贩茶为主,兼做油、盐生意,生意由小而大,由农村到城市,由国内到国外,凭着诚实、大方的人品和经商的智慧,家财日丰。咸丰年间,粤匪蹂厢村庄,民居和宗祠被焚烧,村中一片废墟。在外经商的晋三公闻讯,即慷慨解囊,取出积蓄援助村民重建家园。同时,他还引带众多乡亲外出经商以解困厄。如此这般,经过十年努力,家园得以恢复。据说,晋三公的事迹得到皇帝的彰表,称其“贫而无滔,富而无骄”。后来,晋三公由商入仕,由贡生加知府衔,初封征士郎太和县训导,晋封奉政大夫,累赠通奉大夫。晋三公的义举也为全村树立了典范,因此,此祠堂以成义命名,并主张“由义居仁”的道德新概念。族人对堂名作如下阐述:“时有见利忘义者,如家境贫寒不愿固穷,向人借贷未称心总生嫌怨,义之成也难;他人遭患难函待拯济援助,对乡邻不关心,待亲戚渐疏远,义之成也更难;家业稍丰却吝音如故,分文计较贪默无厌,盼自己日渐丰盈,望别人逐日加贫,是义之成也难而更难;至门庭鼎盛,豪侈自雄,食鱼肉衣之绣,自费千金不惜,施舍则寸缕不愿,倚豪华而傲物,恃富厚以骄人,是义之成难而尤难。”这座祠堂仿佛是一个人的纪念碑,抑或是一面高扬的义帜。晋三公的义行一直在激励着族人,在穿峰,为救济近邻乡村的贫苦人而设立的施棺所、施银庄、施茶亭、施布店等贩济机构,曾经一度应运而生,遍布全村。
与成义堂相邻的是潘氏支祠资深堂,为纪念兄弟进士而建于同治年间。资深堂为三开间三进,前宽后窄,略成倒梯形平面。立面为牌楼式门楼,第一进院落两侧为三开间走廊再加一间高起的廊庞与享堂连接,用做拜祭、宗族议事和执行宗法的享堂雍容大方,檐下一根粗且长的月梁为整株白樟木,后进为寝殿,高二层。祠堂内部装饰华美,檐下大量运用斜拱、异形斗拱,在月梁、丁头拱、额板等处均有精美的雕刻。
文章来源【三僚网】中国专业的风水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