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三僚风水网,中国专业的风水服务网
古墓棺椁和明器
棺淳是两种不同的葬具。“周尸为棺”,直接装殓尸体的用具叫“棺”,也称灵柩、寿器,俗称棺材,帝后的又称梓宫等。“周棺为椁”,’序是外棺,是国砌或套在棺外的。
棺,就其质料来看,有瓦棺、陶棺、石棺、铜棺、木棺等,近代还出现水晶棺。
木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最普及的木质葬具,距今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已出现木棺。商代贵族的墓已有木椁墓室,内置棺。周代对棺椁的使用已有规定:“天子之棺四重,大大两重,士一重,庶民有棺无椁。”椁,天子柏木淳五重,诸候三重,大夫二重,士杂木淳一重。
汉代,天子用梓木棺,上绘日月龟龙虎等,外是黄肠、题凑。诸候王、公主、贵人用樟棺,涂朱漆,上绘云气。
唐代,规定“诸葬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雕镂彩画,施户購栏組。”①宋从唐制,也有类似规定。
明代,规定“品官棺油杉朱漆,淳用土杉”。庶人“棺用竖木,油杉为上⊠柏次之。土杉松又次之。用黑漆、金漆,不得用朱红。”②
清代,规定皇帝梓宫漆饰四十九次,最后一一次称“满扫金”,棺外雕有番字文,浑饰以金。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呢鍛五层,各色织金龙彩八层,共十三层。“候、伯、一品官以下朱棺”,士、庶人“用朱棺,衬一层”③民问“棺以柏为上,松次,杉木唯世族始用,常人用柳,犹胜于杨,底实以灰,里灌以蜡,外髹以漆。”而“椁不常用”。
民国期问,棺椁无定制,多以杉、柏、松、柳、杨为棺。
值得一提的是佛门葬具。«水经注»说:“佛涅梁后,香花供应,盛以金棺。”这种金棺已被考古发现所证实,1985年在清理陕西临潼唐代庆山寺舍利塔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组颇为罕见的金棺银椁葬具,金棺长14厘米,宽7.4-4.5厘米,高9.5-6.5厘米,棺体饰鎏金护法狮子和团花宝珠等,棺内置两只绿色玻璃瓶,瓶内装有水晶制成的米粒状佛骨舎利代用品。银特长21座米,宽l2-7厘米,高14.5-10厘米,饰鎏金浮雕著萨和珍珠玛瑙宝花等。1987年又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内发现了唐朝皇帝供奉真身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棺淳),分别用檀香木、鎏金、玉石、水品、白银、黄金等精制而成,玲珑剔透,精美绝伦。最里面的金塔内珍藏着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四)明器
由于“灵魂不灭”意识的产生以及后来的“孝”的观念的作用,在葬俗中出现了随葬品,并愈演愈烈,成厚葬之风。 文章来源三僚风水网,中国专业的风水服务网
最早的随葬品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工具、生活用具什器、粮食、家畜家禽等,后来,金玉、绸鍛、书画玩器等奢侈品也逐渐进入了随葬品的行列。
以后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人死了,万事皆空,迟早不过是一一捧黄土,有的则是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于是仿真的随莽品就出现了,这就是明器,明器“备物而不可用也”(孔子)。
明器,即冥器,也作盟器。«礼记•檀号上»日:“其日明器,神明之也。”«释名•释丧制»云:“送死之器日明器,神明之器异于人也”。因为奉死者为神明,故仿制现实生活中的器物供死者在阴问享用,称明器。
明器从其内容来分,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实用的,如•ll111罐碗碟、衣被鞋帽、车马房屋等,“明器,刻木为车马、仆从、侍女,各执奉养之物,像平生而小”①这类明器,用竹、陶、木、石等质料制成。另一类明器是观念的产物,是象征物,最典型的是聚宝盆和揺钱树。前一类明器,这类东西总会有用光用坏的时候,于是人们想象出第二类明器,让死者在另一世界有享用不尽的财宝。明器聚宝盆往往做成一个椭圆形,竖立在一个基座上,绘饰华丽,用意在让死者想要什么,就会出现什么,随心所欲,无所不能。明器揺钱树在东汉一个墓葬中出现过,那树是用铜制作的,植于陶质基座上,枝叶上铸有神话传说人物和各种吉祥图案,树上挂有铜钱,树下有小人,或用竹竿打钱,或桃钱而去。
历代对明器的使用,,一般规定“多少之数依官品”。唐代开元时规定:三品以上70件,五品以上40件,九品以上20件,廣人15件。宋代规定:動戚大臣无定数,一品90件,五品六品30件,七品20件,庶人12件。明代规定:公候90件,余依次递减,庶人1件。清代规定:明器从俗。
文章来源三僚风水网,中国专业的风水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