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潭与状元墓,兴国状元家山
上回《金香炉》里,一句顺口溜儿讲到:前朝出在黄龙坪,后朝出在狮子潭。却原来,黄龙坪出了个恶和尚,虽能扎个稻草杆儿变真人,吹口气就能走;挥下手迷昏众人,趁个机会变成匾儿,但其心术不正,最终被清除出了三界也。
姑婆就说,这做人呀,一定要正直。不过善良正直外,还需拥有一些什么吧?比如智慧、情趣呀什么的,那么恭喜你,说明你情商高。
今天,姑婆再给大家讲一则故事,您请听!
诗 词 坛
话说,唐末至五代十国间,天下大乱,赣、吉之地为南唐所统治。时均村有个五里隘,原名五云坳,坳之山麓名为坳下坪,即今狮子潭。
鸟瞰狮子潭
坳下坪沿河之西岸,住王、张两姓,共六、七户人家。有王卺明、张馗年二人,同年而生,意趣相投,年少时,均承师教诲,读过《诗经》、《论语》,腹内有诗书,言辞间常“之乎者也”。二人继先人之遗产,勤劳耕种,家境富裕。及至“知天命”年岁,子孝孙贤,家庭安乐,便以河畔树荫,搭一棚寮,设售茶点,垂钓于河潭之滨,歌咏于茶棚之内,怡然自乐,久之,名为“诗词茶棚”。
“诗词茶棚”者,以作诗咏歌而会友,客能咏歌,茶资不收;若诗词并赋,才高博学者,则筵宾礼请,复引坳下泉水,品茗分外甘甜,思路顿觉频添。每至夏秋,茶棚客众,既琴既歌,行人留恋,渐渐声名远播,时人誉之:诗词坛。
南唐高泰二年(公元959年),吉州有一僧,法名恒真,溯江而上,至虔州田村之宝华寺。一日,恒真外出云游,途经均村坳下坪,憩歇于茶棚。王、张见其仙风道骨,捧上糕点、果脯,沏茶热忱以待。恒真见二人生就仁慈大悲之相,心中暗暗拿定主意,坐下后放声吟哦:
世事悠悠,不如山坵;青松蔽日、碧水长流。
山云当幕,夜月如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王、张年轻时便爱好神仙佛道,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古刹寺观,更与佛家僧人接触不少,今听恒真吟哦,悲凉委婉,有造世之响,遂觉是位有道的再来人。于是恭请于家,祈求教益。恒真不斯文做作,随二人赏山玩水,但见山清水秀,灵气缭绕,登山至坳,馨香扑鼻;仰蓝天有祥云五朵;环远近,碧水潆洄,正是理想之地也!
潘从源墓图解,航拍狮子潭、五里隘、十八排龙势
恒真心喜意乐之,便跗坐方石之上,须臾入定,见观音大士踏云而来,急起而拜之,并告二人坳中群筑庵堂,祀奉大士,兼营原业,又为王、张二人筹划月余,走时赠以《心经》、《观音神咒》,并嘱二人往宝华寺礼朝以广识,三年之后,复来会面。
诗词坛上五云坳,地居险要,凡战乱兵家之所必争。宋末,文天祥兴国开府抗元,吉、赣之地,处于混战之中。与均村交界的五云坳,兵匪设立关卡,驻兵以守。元人以里程为名,更五云坳为五里隘,至此,五里隘之名沿袭至今也。
新建五里隘寺
五里闻歌
隘,险要之地也。
五里隘,自古为通往闽、粤之驿道。
驱车从兴国县城出发,至狮子潭。停车从孙屋右侧拾级而上,踏粗条麻石,登二百余米,就到五里隘口了。
五里隘,宽十来米,两端峭壁悬崖,古树参天。往万安方向数十里,至武术,烟波浩渺处,船影绰绰,便是滔滔赣江之万安水库。
五里隘口,有古茶亭。
客家人乐善好施,喜在路中修建茶亭,古有“五里—亭”之说,让路人得个歇脚处。茶亭倚山而建,路从亭子穿过。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里隘茶亭重建。至今,亭子内有《重建茶亭碑记》:
五里隘,崇山也,亦通衢也。上接潋江,下通五云。
寥寥数语,就将万安(五云)与兴国(潋江)拉得十分亲近。
盛夏,你若捧书登临茶亭,闲来无事阅读,山风拂拂,凉意透心,清风不识字,随意乱翻书,此际则大有陶老夫子“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之心境也!
入隘,古树森森,枝繁叶茂。一小块平地上,搭一简易木棚作戏台之用。每年六月,山下数十里木偶戏班子被请上山来,当锣鼓奏起,唢呐声腾空飞越,大小钹一齐鸣响,兴国、万安、泰和香客们也就陆续上山来了。善男信女穿洁衣,吃素菜,就连家中台凳椅桌,锅盆瓢筷,事先也得一一擦洗干净。入得隘来,先于清水中洗净双手,燃香禅拜菩萨后,或立或坐,就静静而安详地瞧起木偶戏来。
农家人事多,难得有空,有此闲情,于是买根冰棒,择干净处坐了,不一刻,便昏昏欲睡,忽地,一声大吼:“我乃燕人张翼得是也,谁人敢与我交战?”原来《三国演义》正演到“张飞恕喝长板坡”一段,只见台上张飞手持八尺长茅,恕眼圆睁,威猛凛凛。刹时,观众为之一振,睡意全消,都睁大眼睛,目光炯炯观看起木偶戏来。
从均村方向上五里隘,穿过茶亭,一羊肠小道沿山势而去。鸟瞰山脚,悬崖峭壁,水声哗哗,狭长山谷,七曲八拐。山径忽高忽低,怪石挡道,树荫蔽日,百鸟啁啾,更显山幽。
五里隘,兴国万安两县接壤及交通捷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成了“真空地带”,均村为红军所统辖,宝山为白军所占领。于是,土匪山贼,纷纷云集,对过往百姓,抢掠打劫,扰乱社会。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均(村)宝(山)公路开通,一条大道,方才沿山脚而辟,便利的交通,搅活了经济的大流通,兴、万二县,从此有了密切的经贸往来,遗憾的是,也由此,失却了往昔的那一份古韵。
状元墓
狮子潭上,五里隘茶亭子下方百米,有一高碑大墓“状元墓”。
状元墓,地处一小软坳,墓前数米即坡墈,故在山下看不见墓地。如此位置,极其符合风水学说中的“藏风聚气”。
站墓前,视野开阔,后如背腾椅,两边山坡成自然砂手。山下一盆地,农舍幢幢,田园阡陌,均村河两大支流于此汇合,从左至右,呈半圆流过。墓前只见水来,不见水走。两水交汇,形成一深遽幽蓝之潭,潭本无名,后人因借“诗词坛”,偕音狮子潭也。
墓前极目远眺,右边一座座峻峰插过来,像一支支饱蘸墨水的毛笔倒插着。左边有座稍矮的山,似把椅子,名曰:小梅岭。小梅岭后有座威猛挺拔的高峰,峰顶成方形,像天子帽,名天子印。墓地后龙山脉,从海拔1176米的兴国第二高峰十八排蜿蜒而至。墓前,案山重重,可隐隐听得数十里外万安水库江面轮船的鸣笛声。
墓地两边,竖有四根两米多高石柱,正面有两副对联,一联曰:
从中牟播环宇后裔当思祖德
源荥阳肇根基前贤历建丰功
另一联为:
狮子潭风击蛟腾一堂瑞霭茶花萼
五里隘龙蟠虎踞万丈文光射斗牛
第一联嵌入了墓主“从源”名讳,说明了潘氏起源于中牟,得名荥阳的出处。第二联,说明墓地位于五里隘下狮子潭前的地理位置。
墓顶,有“状元家山”四字。墓主潘从源因葬此福地,得山川之灵气,其后代潘仝于宋理宗年间得中状元。
传宋朝某年间,汀州有位精于堪舆之人,姓潘名从源。一日至均村茂段地界,被一不见首尾、起伏如动的山脉所吸引。该山,像巨龙出山,似长虫奔跑。巡山察看,见山脉又急剧攀升,又在五云坳一头扎进滔滔不绝的均村河,于狮子潭前,嗄然而止。他顾不上喘息片刻,急忙爬至山峰正上方,前后左右看了个够。只见河对岸群山叠叠,后峰如屏;左前方山形如狮,栩栩如生;右前方军旗猎猎,峭如刀削;坐看天空,祥云飘逸,俯视峡谷,碧水环绕。不由得怦然心动。
但地方虽好,却是他人所有,欲想为己所有,实非一件易事。
来年初夏,他带上自已孩子,辞别家人,一路来到均村。
却说五云坳下,狮子潭前,有户大户人家,姓孙,弟兄三个,财大气粗,横行乡里,称霸一方,就连路过之新娘,也得将“初夜权”留给他们几个兄弟。潘从源打听得五云坳方圆十余里山岭和狮子潭前数十亩良田,均为孙家所有,于是略施一计。他在均村买下几头黄牛,至黄昏,赶至五云坳附近山岭歇息。他深知龙脉真穴就在这块地方,但要找准位置,谈何容易。他找呀找,见茶亭下方有一小块盆地,草色青青,便将牛赶了过去,用石头打了枚竹桩,将牛绳拴在竹桩上,自已侧卧于地。江南四月,草长莺飞,微风荡脸,地当席,天作被,他很快酣然入睡。次日一早醒来,但见栓牛的竹桩长出了枝叶,枝叶间竟然开起了罕见的竹花!惊诧之余,潘从源心头暗喜,想至此,他对儿子一一吩咐好,并面授机谊,嘱其务必依计行事。
潘从源赶了黄牛,到村子向一户人家奉上银子,吃饱喝足,趁人不备,将牛赶入孙家人禾田。4月禾青初转黄,眼望丰收在即,却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孙家闻悉,气咻咻拿了皮鞭赶来,要打死那黄牛。潘从源见状,依计而行,让儿子坐好,嘱托那位东家看管,然后迎上前去,骂骂咧咧,从未被人骂过的孙家三恶棍无理还闹七分,现在得理,岂能饶人?打死了一头小黄牛,另两头追赶不上,正一口气无处出,见主人来了,不但不求情,反而谩骂自己,一齐上前,要至其于死地。潘从源边逃边骂,至竹桩处,故意一脚踏空,伏倒于地,赶上前来的孙家三兄弟,好一阵痛打,不一刻,便口吐白沫,气绝身亡。
人命关天,使了银子的潘家人,数天后来了十几人,个个年轻力壮,虎虎生风。孙家三兄弟吓出一身冷汗,先自扫了三分威风。待潘家提出赔偿银两划一块山安葬便可了结时,方才舒了口气,满口应允。
光阴荏苒,潘家后人,痛定思痛,专心于务农桑、崇文教。功夫不负苦心人,宋理宗淳祐四年,潘家后人潘仝寒窗苦读十余载,终于金榜题名,考取状元。至今,远近潘家后代年年清明前夕必来祭扫。
美丽的五里隘、狮子潭。走出美丽传说,回到眼前现实,诗词坛,五里隘,状元墓,那是让人情思涌动的地方,故事背后,其实也藏着多少人生的哲学。
文章来源三僚网,中国专业的风水服务网。www.slfs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