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历代明师辈出,曾廖两家各居其半
我看了一下,文中有很多史实错误,没时间考证,请见谅!
江西三僚,古称僚溪,至今绵延1180多年了,号称“千年古村”,曾廖两家历代国师明师人才辈出,可谓各占中国风水界之半壁江山。
一、中国风水学的四大祖师,均出自兴国三僚
三僚是中国风水文化发祥地,中国赣派风水学的三大祖师杨、曾、廖三公都是出自僚溪,著名的风水奇人“赖布衣”也曾师从曾文辿,为曾文辿女婿。故杨公、曾公、廖公、赖公也被合称为中国风水学的“四大祖师”,也都是唐宋年间名扬天下的“国师”。
(一)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玄赤,民间称他为“杨救贫”,又称为“救贫仙人”,唐代窦州(今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4月20日,即农历三月初八日戌时),卒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3月12日,即农历三月初九日)。
杨筠松幼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后为唐僖宗当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
广明中(880年),杨公四十五岁时,遇黄巢破京,乃断发入昆仑山。他步龙过虔州,遍阅名山大川,先后收曾文辿、廖金精为徒,隐居兴国三僚村,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风水术流传于世,得以造福于民。
杨公著作有《疑龙经》、《撼龙经》、《青囊奥语》、《一粒粟》、《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葬法倒杖》、《天玉经》、、《十二杖法》等传世,成为后人学研杨公风水提供了详实的文字资料。
杨公风水广为传播,被称为“形势派”或“赣派”,故杨筠松被尊称为赣南风水形势派的开山祖师,也被尊称为“中国风水学的第一祖师”。
(二)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缝舆,号逸真,生于唐大中甲戌岁(854年),卒于梁贞明三年丙子岁(916年),享年63岁。曾文辿是三僚曾氏家族的开基祖,也是三僚杨筠松风水祖师的首座弟子。
曾公原居于都县曲洋葛垇小溷村人,因逢战乱避世,隐居于都县黄禅寺熟读天文诸经、黄庭内经等书籍,适逢杨公筠松前来,遂拜杨公为师,随其学习堪舆术,故得杨公悉心指点青囊秘旨。
因欣羡僚溪龙局,杨曾廖三公遂搭三间茅寮居住于此,后人称作“三寮”,因寮与僚同音,改为三僚。期间,杨公还亲为曾公择址勘测定向建祖祠,并作钳记,流传至今,所批所断皆准验。
杨公仙逝,曾公按师遗言制煞卢王,携徒隐居于万载县西山,卜得五牛饮水吉穴。公授指谓子徒曰:吾死葬此,切记。时值腊月果卒。诸徒如命安厝。后经数年,其徒于豫章江西南昌复见文辿师,惊其未逝,之后遂启其冢,果空棺,始知文辿师尸解,真成“地仙”矣。
曾文辿是兴国朱华塔倡建者,曾为唐朝国师,民间尊称“地仙”,其著作有《阴阳问答》、《寻龙记》、《泥水经》、《八分歌》和《青囊序》诸卷行世。后人尊他为“中国风水学的第二祖师”。
(三)廖瑀:公元943-1018年,名克纯,字伯禹,号平庵居士,唐代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他天赋聪敏,博学强记,幼承家传,耳濡目染,熟谙天文地理。年方十五,便精通四书五经,故乡人称其为“廖五经”。
廖瑀为兴国三僚村廖氏开基祖。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廖瑀专心研究堪舆,入山学道隐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多称廖金精,因遇杨筠松斗法于虔化,钦佩杨公术精如神,拜杨公为师,遂得到杨公青囊亲传,成为中国古代著名风水学家,后唐皇帝封其为国师。
廖瑀著作有《穴法》、《泄天机》、《俯察本源歌》、《卦例》、《一盏灯》、《九星传变》、《怀玉经》、《廖公拨沙经》、《入式歌》、《金精鳌极》、《地理泄天机》、《葬法新印》、《八分歌》、《地理总论》、《地理秘传》和《地理问答》等著作传世。后人将他与杨筠松、曾文辿被尊称为赣南三大堪舆祖师,后世亦尊他为“中国风水学的第三祖师”。
(四)赖布衣:字文俊,自号“布衣子”,人们称之为“赖布衣”或“布衣仙师”,宁都人。
他出生于宋朝徽宗年间,幼习堪舆,后拜三僚村曾文辿学为师习风水术,因聪敏好学,悟性迥异,深得师傅喜爱,故以女婚之。
他曾出任宋朝国师,因受奸臣陷害而流落民间。他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经常以风水术扼强扶弱,济困帮危,在民间留下许多关于他的十分神奇的风水故事,他还亲自勘测选定了广州、英德、香港等许多城址,他有许多著作流传后世,其中《催官篇》荟萃人口,是最为著名的,故后世尊称他为“中国风水学的第四位祖师”。
三僚地灵人杰,英才荟萃,历代堪舆国师明师很多,高手如云,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朝以来,据说三僚村最为著名的明师有72位,其中白衣承诏,由皇帝钦封为钦天监博士的风水师36位,国师24位,然而实际上的确不止此数,据曾廖两姓的族谱记载,三僚历代风水名家也灿若晨星。僚溪孕育了成百上千的中国风水传人。
二、列举三僚曾氏历代风水传人
(一)曾氏历代地理国师
1、曾文辿
2、曾从政:明代三僚人,曾文辿之后,号少潭,明永乐四年,奉旨钦取相造皇太后寿陵,并度京都形势,敕授钦天监博士、进五品灵台郎,给假还乡,御赐额匾文:“开口名师”。后再度奉诏入京,相度故宫与参与修复长城工程,故于任所,御赐“精明地理”,碑额金榜,遣太监护送灵柩还乡。
清康熙《兴国县志》、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以及《明太宗实录》均亦作了记载,其中《兴国县志》的记载较详,其文云:曾从政,文辿之后,与均卿同时相度皇陵有功。授钦天监博士。学士解缙为之赞。
曾氏族谱亦有记载:曾从政,行求一,号少潭公。于永乐四年,奉成祖文皇帝诏,取相造皇太后寿陵,并相视京都形势。八年功成,敕授钦天监灵台郎,给假还乡。后复入京,至四十年殁于官舍,钦差力士黄榜送柩归,葬阳坳。北京的故宫、十三陵、天坛、长城九镇等都留下了曾从政堪舆择址的伟大功绩。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消息传到元遗都北平府。平素厉兵秣马的燕王朱棣,挥师南下发动靖难之役。耗时四年攻陷明都成,应府南京,抢夺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然而朱棣的篡位,受到旧臣的非议,轻慢之心如同瘟疫一般,在朝野间蔓延。朱棣不动声色,暗地里召见了一位名叫曾从政的风水师,并令其速回北平府,替皇室堪舆地形,着手建造一座寓意非凡的建筑。数月之后曾从政不辱使命,对城池作了一番相卜堪测后,他将这座非凡建筑的基址,定于北平府丽正门外东南的位置。按照阴阳五行之说,南方有着独特的意味,它属性为阳,是天地位置。1406年这座承载了明成祖朱棣神秘使命的建筑,在北平府的南郊破土动工。在风水师曾从政堪舆的基址上,世人看到了一脉相承的恢宏建筑群,它就是——天坛。
3、曾邦旻:据《志林》载,曾邦旻,字寅甫,号罗三,三僚村曾屋人。明代嘉靖丙申年(1536年),诏入京,相造寿宫,授钦天监博士,九年功成,进阶正七品。皇帝赠邦旻南归圣旨匾文:“江西曾氏子,学识谁能比,腹隐青囊经,眼明雌右礼,呼山山即应,喝水水旋止,事成伟矣哉,功亦在乎耳,别无赠南归,斯言作表记。”其墓为鲤鱼形,位于三僚圩口鱼形嵊。
4、曾鹤宾。据《兴国县志》载:曾鹤宾号云谷,嘉靖丙午年,钦取相造寿宫,甲子年敕授钦天监博士,进阶正七品。
5、曾永章。按《志林》载云:曾永章,号焕卿。奉诏赴北京昌平州相度皇陵,清顺治己亥敕授钦天监漏刻博士兼掌天文科。其侄曾国瑞随同前往,敕授钦天监博士候用,后授钦天监漏刻博士,未任而卒。
6、曾国瑞。字伯祥,清朝嘉靖己亥岁,钦取相视皇陵敕授钦天监博士候用)亦同被征,授钦天监漏刻博士,未任而卒。
7、曾月堂,字月明,号理真。8、曾汝秩,字凌云。9、曾鹤乔,字南溪。
10、曾鹤翕,字西涧。11、曾应宠,字前溪。12、曾德器,字贵峰。
13、曾秉瓘,字松轩。14、曾 漢,字少濂。15、曾举鸿,字心宇。
16、曾举仕,字谁超。17、曾康兆,字瞻鲁。18、曾家暄,字民牖。
19、曾赞赓,字载飑。20、曾凤廷。
(二)曾氏历代地理明师
1.曾诚纪,字竹莊。2.曾诚纶,字双峰。3.曾应艮,字远川。
4.曾继列,字锺阳。5.曾日茂,字继山。6.曾宗亮,字宇尚。
7.曾国辉,字宇景。8.曾传惺,字焕昭。9.曾传樽,字敬彰。
(三)曾氏历代地理宗师
1、曾沂,字兴华,号百通。
2、曾炜,字耀南,号亚东。
3、曾焕钦,字日亮,号数详。
4、曾衡,字应南,号远东。
5、曾惠,字亚扬,号永著。
6、曾焕卿,宋时三僚人,曾公文辿之后裔,据《潋水志林》云:龙章特征相幽蓟,南北山川入掌中,指归不与凡夫例,凡夫相地不同心。君言吉地归吉人,此言一出破群谬,始知九卷皆虚惊陈,今君浩然事高举,青乌一卷囊中贮,稚川丹井泉涓涓,白石供餐几回煮。
7、曾世英,《辛酉志》载:曾世英,字省庵,从诸生入太学,援乌蒙府经历,升双流县知县,精地理,游楚中,为一大家卜宅曰:二十年当有开府吾乡者,其子果以进士巡抚江西,聘世英至,赠以金。著有《堪舆漫兴》、《地理辨疑》诸书。
8、曾昱:《宁都直棣州志》载云:曾昱,字鲁村,性明敏。博览阴阳、星卜、地理之书,尝曰:济人莫大于医。遂得《灵枢》、《素问》之秘,用针灸随手辄应,尝客游广南,地多毒疠,多疯疾,昱居岁余,疗活数百人,贫者多不受酬,术精而德亦厚矣。
9、曾助国:《蔡志》云:与曾宗亮,皆文辿之后也,遨游闽粤公卿间,并取授散秩。
10、曾宗亮:《蔡志》云:与曾助国,皆文辿之后也,遨游闽粤公卿间,并取授散秩。
11、曾尚峤,按《兴国县志》云:曾尚峤,字鼎如,精堪舆之学。同时解方位,理气家言者,皆咸推服之。尝与廖邦明建议造塔及回澜阁,以挽邑中文运。闽、粤间耳闻其名,不远千里,争相延致。
12、曾家暄,字民牖,康熙庚寅年间,游行闽永定,与江姓营宅钤坟,曰:科已岁,文经武纬。后癸已思阐,江氏犹龙联辉,兄弟果掇文武巍科,兄弟荣诣家暄致谢。并赠“功夺造化”匾文。又尝见时为陈姓建一门楼,暄怅然签曰:燕语呢喃夏日长,荷花吐萼映池塘,无端绣女气抛针线,携手双双入水乡。不数日果应,时人尝称为民牖仙师。
13、曾贽赓,字载杨,堪舆明师,清康熙年间,有本邑侯黄惟桂者,聘赓择选学宫,赓断曰必出阁臣,后王公思轼果以宗伯;应戊寅群伯王用霖聘修府城,庚力主浚凤凰、嘶马、金鱼三池,并福寿二沟,自是城中人文辈出,科甲不绝。厥后闽汀群伯延聘修府衙、改河道,府宪朱光、道宪丁炜、山西提督何傅楚、南伯黄姓震,皆不远千里相聘请。
14、曾奇才,据《人物志、儒林》载:曾奇才,兴邑衣三僚人,家学渊博,尤精堪舆之道。张太史令兴,重其学行,赠匾“实大声宏”,后选上高教谕,未赴。
15、曾辑真,兴国衣锦三僚人,文辿之苗裔,幼聪慧,十三岁通《周易》,好占玄象, 尤于堪舆精明,得家传青囊玉尺秘旨,曾被修赣州、杭州城府,名扬赣浙二省,清雇岱,字商若,戊戍进士,任赣州、杭州府同知,写诗寄赠兴国曾辑真。曰:湖海身闲汗漫余,江城白发混樵渔,游穷芒履山川奥,学受青囊卜筮书,抱膝烟霞供哨咏,开樽风月到庭除。忧孤台北壶天阁,花处应受长者车。
16、曾凤庭,精堪舆,独得金针玉尺之秘,以文章地理名闻闽粤,进士陈浚书赞为曾氏之伟人、学中之名流,称其为一代地理宗师。
(三)曾氏历代地理名家
1.曾贵峰、2.曾茂興、3.曾毓玉、4.曾羲亭、5.曾广度、6.曾昭辉、7.曾纪狄、8.曾传科、9.曾纪任、10.曾纪蒸、11.曾宝光、12.曾广洲、13.曾广琳
三、列举三僚廖氏历代风水传人
(一)廖氏历代奉旨钦天监国师
1、廖金精
2、廖兴
3、廖均卿:字兆保,号玉峰,廖瑀之后裔。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欲卜寿陵,久不得吉壤,永乐七年(1409年),仁孝皇后未葬,礼部尚书赵珝引均卿至昌平,寻县东黄土山最吉,立癸山丁向。成祖车驾即日临视,封为天寿山,命武义伯王通董其役,授均卿为钦天监灵台博士。自成祖起,以后诸帝除景帝外,均陵于天寿山系。
因廖均卿喜吃糯米饭,在三僚村廖氏称之为“糯饭公”, 至今每年清明节后有一个糯饭公节祭祀他。其墓为其自己择地所建,下山虎形,列为县级文物保护旧址。著有《廖均卿行程记》一书行世。
4、廖旺隆
5、廖文政:廖均卿之孙,明代嘉靖十五年,在朝庭举行的一次全国风水术士的考试中,荣获第一名脱颖而出,故素有“风水状元”之称。奉诏迁造仁宗朱高炽墓——献陵有功,先后授钦天监博士、钦天监员外郎中主事、登士佐郎等职。嘉靖18年,廖文政奉旨治理黄河,任治河钦差,驻凤阳府,征发安徽、河南民工三万人,操劳三年,根治了二省水患,功成荣故故里,著《文政公实录》一书行世。
(二)廖氏历代奉旨钦天监博士
1.廖景庵、2.廖必旺、3.廖用成、4.廖歧山、5.廖觉先、
6.廖绍定:兴国三僚人,善谈地理,所著有《地理指迷大要》,推本于太极,而敷演二气、五行、八卦,其说甚精。
7.廖 炳:按《廖氏通书》云:廖炳,字畅亭,号亚炳,人称廖炳公,清乾隆年间的社会隐贤。家学渊博,医卜、拳肢脚功夫、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精于堪舆预测,人称廖明师。传说他画明月押当柴资时,月能随朔望缺园生光,画动物则栩栩如生,性格乖僻、生活随意。
8.廖绍宠:按《潋水志林》记载,廖绍宠,绍定弟,著有《阳宅简要》一书,福清叶相国向高为之序。宠之堂弟绍禄,以堪舆术精,以授品秩。
9、廖胜概:字景庵。学识渊博,于形家言犹精,一代名师。嘉靖间,同祖文政奉诏迁造献陵有功,授钦天监博士。返乡后,海内巨公多不远千里来聘,与时任兴国县令的海瑞过从甚密,有诗文往来。
(三)廖氏历代明师
1.廖禄摇、2.廖瑞国、3.廖大有
4.廖鹏飞:字定奎,清光绪初年间三僚人,幼习家传杨家形法理论,四书五经,无所不读,尤精堪舆之道。据传他到台湾屏山县陈泽洲家相度祖坟和选地建宅,三年内,陈家连出二个举人拔贡,声震一岛,后在惠安为连氏卜宅,成为当地旺族。
5.廖安伯、6.廖安崖、7.廖予吉、8.廖开球
9.廖邦明:据《赣州志》记载,廖邦明,字睿堂,监生,以堪舆术著名远近,晚年归里,议于邑之巽方重建文峰塔,坤方造回澜阁,授证古书著为论说。识者是之,遂从其议,西山塔颓毁已久。邦明建议兴复。所著《峦理心得》、《向水描南》二书藏于家。
10.廖宏儒、11.廖 厚、12.廖子山、13.廖勉嘉、14.廖鸿标、
15.廖瑞枪、16.廖明欧、17.廖应国、18.廖 弼、19.廖蚊子、
20.廖 泌、21.廖蚋子、22.廖炳章、23.廖向荣、24.廖仁度、
25.廖茂安、26.廖仁仕、27.廖政标、28.廖明湘、29.廖明祥、
30.廖在迪、31.廖祥吉、32.廖贤樽、33.廖安民、34.廖平绣
(四)廖氏历代地理名家
1、廖三传:公通春,三传故名。别号好古轩。生唐成通三年辛巳。殁后梁未帝龙德元年辛巳。寿61。葬鸭子湖奔口龙形。右散骑常侍綮作好古轩记。
2、廖邈,五代虔化人,家学渊博,通易理,主杨廖之说,善词赋,性淡泊,居家好竹,自号筠居士。
3、廖凝,字熙,五代虔化人,邈之侄,家传其术,给人卜宅之吉凶如神,后同兄融同隐于衡山。
4、廖寿郎, 字子发,宋宁都人,家传杨筠松堪舆之术,景炎间,于瑞岗面相得象湖象眼吉地,遂携家徙迁。
5、谢世南,得廖瑀之术,精青乌家言。世南,禹之婿也。后传其子永锡,世南后赠武功郎,永赐为武功大夫、惠州巡检使,南及卒,侍郎廖彦铭其墓,博士米芾书丹,人以为二绝。
6、廖仁,字德元,幼习诗书,天分甚高,十余岁就笃爱堪舆,专心研读家传地理书类,在广东、河源、紫金一带称为一代名师,著有《地理总论》、《地理秘传》、《地理问答》等书。
7、谢昔臣,《东坡集》云:谢昔臣,虔州名术士。苏轼过虔,赠以诗,有“凭君为算行年看,便数生时到死时”之句。
8、廖镇七,据《廖氏通书》载:廖镇七,抗郭廖氏开基始祖。浙江省永嘉县抗郭村,原籍福建省建宁,信奉道教,曾从师金精山人(廖瑀)学习天文地理知识,镇七于宋绍定已丑年(公元1229年),由闽迁居楠溪永宁三塘之上——廖山,后定居上塘抗郭,遂为永嘉之民,其后裔亦奉守道教经典,至今不衰。廖镇七为瑀公七传弟子。
9、廖国玉,据《廖氏通书》载:国玉,生于至正四年甲申岁(公元1344年)祖籍兴国,艺精阴阳,游行山水,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省赣州府兴国县衣锦乡三僚来广东河源(今东源)县上莞,见地广人稀,风俗淳美,遂家焉。洪武十四年,始立籍承差,卒于洪武二十五年,为广东河源、东源廖氏始祖。其后裔在广西、东南亚诸国和港澳广泛发展。
10、廖辑宪,山寮人,精堪舆术,配某王府怀波乡君,万历甲申,封承务郎、宗人府仪宾。
11、廖惟志,按赣州《旧志》载:廖惟先,字觉生,一名安民。崇祯十六年癸未拔贡,世传杨筠松堪舆术,而惟先尤神解独诣。坐冤案,太守郎永清为申需之。方修府厅,召之相度,曰:“甚吉,不日有迁移之事。”未几,以兄子巡抚江西,遂调汾州。又为郎氏先世营造宅兆,经历塞外,至红罗山,过吴逆三桂祖茔,极山川环抱之胜,性先私语同行曰:“此不臣之心见矣,然觊非其分,白虎衔尸,十年外当覆族。”后悉果如其言。
12、廖应梓,字恭士,衣锦山僚人,康熙四十四年,任山西猗氏知县,改新城县教谕,雍正乙酉科放福建同考试官,精研家传堪舆。
13、廖世渐,字进夫,司易理,精天文地理形家言,乾隆庚申例贡。
14、廖自缙,字任漠,山寮人,康熙五十七年戊戍贡,任太和训导,精青乌家言。
15、廖世荣,字木庵,安民孙,得祖传风水术,康熙六十一年壬寅诸生。
三僚杨公风水术世代皆有传人,风水技术高明。明清时期的许多重大国家建设,大到国家迁都,中到治理江河水患,小到皇宫里的院门、通道改建,大多都是三僚风水师的杰作。北京的故宫、天坛、八宝山、明十三陵、长城九镇等都是三僚风水国师选址布局的,是中国传统风水的典范。历代的三僚人使用风水术,为国家安定团结和人民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三僚也自然成了千古风水文化中心,声名远播,响彻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