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公众号:兴国爱尚,作者:苍鹰老胡
莲花山,纵横南坑、古龙岗、兴江三乡,高峰矗立,叠嶂连天。邹公寨,也就是文信国勤王垒遗址,就在这莲花山的支脉上。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三月,文天祥在于都大败元军,六月率抗元军入兴国,奉御邹峄、进士钟绍安(均兴国人)等毁家纾难,与文天祥一起,在大坑山(莲花山)建“都督行府”,安营扎寨,招集义军,筹集粮款,继续进行抗元斗争。
据《同治十一年县志》记载:勤王垒累石为墉,门隘三层,奇险坚严。
七百多年的风霜雨露,坚固峻险的勤王垒,已经失去了它当年的巍峨。三层石垒的外围防御墙,已经不复踪影。拨开重重的箬竹和杂草,依稀可见一米来高的石基。
从箬竹丛高低错落的长势也可辨,当年寨墙的大概位置,顺着石基横向摸索,依稀可寻寨墙呈弧形,而且以山顶现存的房子为中心,以三层为基,环绕了整个山体。
荒野中的勤王垒,虽然有墙无顶,却依然屹立挺拔。门前的石尊被风化得已经没有了模样,分不清是狮还是虎。
石门门匾上有“三仙福地”字样,没找到县志上记载的“都督行府”牌匾。或许可能当初是设在了外围门关之上。据说开府祭旗的时候天色昏暗。晚上,门匾遭雷击,震落了其中的“府”字,有谋士说:“督行”,不是大吉的征兆。不久,果然被元兵打败,文天祥被迫往北败走。
衣锦乡文信国勤王垒
累石为墉,凡三层,甚隘。上署都督行府,基尚存。
按:《袁志》邹公寨在衣锦乡,宋奉御邹公峄与文丞相天祥,募义勤王,营寨于此。累石为墉,门隘三层,署“都督行府”牌额。祃旗之际,天色晦冥。一夕,雷震去其额“府”字,识者谓“都督行”,非吉兆也。未几,果为元兵所败,执之北去。然勤王垒,意即邹公寨欤。
《同治十一年县志》第117页
屋子里一片荒凉,正厅神台上供奉着的三仙像,已分辨不出相貌,度娘告诉我,三仙像,居中为何野云(陈友亮的军师),右边文官为文天祥,左边老者为华佗。简陋的八仙桌上摆放着被雨露打湿的香烛和些许零钱。我们也放入零钱,点燃几支香,以告无意打扰之心。
庭院内孤寂的古钟,已入土三分,黯澹的锈迹,掩饰不住它的威严,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敬畏。不知它是否还在回肠那段与烟火共存的岁月。
由于石墙坚固,整体结构都还算完整。大厅两侧各有一房,完整的拱形门框上有对应的匾额。字迹已模糊一时也无法追溯和辨认。
墙体上,石缝间,青苔新旧更替、层层叠叠,斑驳陆离。年复一年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屋后是一片茂密的小竹林,竹林再往外又是箬竹林,还有前面环绕过来的墙基。
箬竹丛里,北风夹带着雨雾呼啸盘旋,肆意地摇曳着竹枝,哗哗作响,似在诉说,又似在吟唱。时光虽远去,墙垒也容易倒塌,可汗青忠臣的故事却将代代相传,千万年也不会改变。
访邹公寨
明代诗人,兴国县令唐文凤
险隘郎团里,迢递大坑山。可怜兴王地,不在深谷间。
平生文丞相,报君寸心丹。同行邹奉御,总戎石为关。
祃旗召义勇,朔风吹雪寒。天心厌渎乱,国步遭艰难。
元兵威破竹,列郡无一完。居然就执缚,北上何当还。
日月虽云远,天地应更宽。安能著此愤,血泪不可乾。
汗青忠臣传,千载永弗刊。我来访遗迹,故垒云漫漫。
摘自《同治十一年县志》
邹公寨
三僚风水明师,康熙举人廖应梓,字恭土,
危峦百折复孱颜,磊石为门仰关。
天意布新移宋祚,军心矢死辅文山。
斜阳不返挥戈照,故垒消残战血殷。
四百余年知者少,何人吊古共跻攀。
摘自《同治十一年县志》